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一种全身性小血管炎)导致的肾脏损害。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皮肤症状:约80%的患者在病程中出现皮肤紫癜,常为首发症状,以下肢远端、踝关节周围密集,对称分布,伸侧较多,分批出现,部分患者伴有皮肤瘙痒。紫癜可突出皮面,甚至出现水疱、血疱,坏死或溃疡。紫癜一般在数日后消退,但可反复出现。
2.关节症状:约1/3患者出现膝、踝、肘、腕等关节肿痛,活动受限,多发生在紫癜出现后数天或数周内,一般在数日内消退,不遗留关节畸形。
3.胃肠道症状:约2/3患者出现胃肠道症状,如腹痛、腹泻、呕吐,其中腹痛最为常见,多为阵发性绞痛,位于脐周或下腹,可伴有恶心、呕吐、便血等症状。
4.肾脏症状:肾脏受累是过敏性紫癜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严重者可出现肾功能衰竭。
5.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咯血、睾丸疼痛等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尿检异常。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腹部超声等,以明确诊断。同时,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避免接触过敏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