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是指原发于胃黏膜的恶性肿瘤
可有上腹不适、饭后腹胀、反酸、嗳气等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
手术切除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金牌医生
内侧中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指原发于胃的黏膜上皮源性恶性肿瘤。我国早期胃癌占比很低,仅约20%,大多数发现时已是进展期,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50%。
全球每年新发胃癌病例约120万,中国约占其中的40%。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二位,死亡率排第三位。
多见于男性,男女之比约为2∶1。平均死亡年龄为61.6岁。
胃是一个袋状的器官,位于上腹部。
有上下两个出入口,上边入口是贲门,下边出口是幽门。
胃的任何部位都能发生胃癌,但好发部位依次为胃窦(包括幽门前区)、小弯、贲门、胃底和胃体。
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
癌组织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无论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整体预后较好,5年存活率可达90.9%。
进展期胃癌是指癌组织侵及胃壁肌层或浆膜层。根据肿瘤生长方式及大体形态的不同,目前最常用的Borrmann分型将进展期胃癌分为四型。
BorrmannⅠ型(肿块型):少见,主要向胃腔内生长,呈息肉状或巨块状,具有明显的局限性,生长缓慢,转移较晚,预后较好。
BorrmannⅡ型(限局溃疡型):占30%~40%,特征是具有明显的溃疡,周围浸润不明显,但可出现早期转移。
BorrmannⅢ型(浸润溃疡型):是进展期胃癌最常见的类型,约占50%,特征是肿瘤中心有明显溃疡形成,周围胃壁有明显的浸润性,此型恶性程度较高。
Borrmann Ⅳ型(弥漫浸润型):约占10%,癌组织呈弥漫性浸润生长,胃壁因癌细胞广泛浸润形成皮革样胃,此型癌细胞分化差,恶性程度高,进展快,容易侵犯其他脏器,淋巴结转移率高。
国内常用的胃癌组织学分类为WHO分类,常见的有管状腺癌(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乳头状腺癌、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和未分化癌等。
其中印戒细胞癌的癌细胞胞质内含有大量未分泌到细胞外的黏液,将细胞核挤到细胞的边缘,有明显的浸润转移倾向,预后较差。
在病理报告中,常用的分类还有Laurén分型,即肠型和弥漫型胃癌,两者不仅在形态有区别,在患者年龄、性别和流行病学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
肠型胃癌
多见于老年人,男性多见,胃癌高发区多见。
癌周胃黏膜常伴广泛的萎缩性胃炎,以淋巴道转移为主,预后较好。
弥漫型胃癌
多见于青壮年,女性多见,胃癌低发区多见。
癌周胃黏膜无或仅有小片萎缩性胃炎,主要扩散方式为弥散浸润,预后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