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精索静脉增粗、扩张、迂曲,像蚯蚓一样,表现为阴囊内团状或结节状
病情轻时多无症状。严重时有患侧阴囊增大、坠胀痛、隐痛,劳累后加重
病因不明,主要是先天发育不良,以及后天疾病导致静脉压力增高
轻症无须治疗或保守治疗,症状明显、影响生育应及时手术治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目前比较公认的病因是,精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先天或后天因素所致精索静脉回流障碍。
左肾静脉压力高、侧支循环。
精索内静脉瓣缺如或功能不良。
精索静脉壁及周围结缔组织薄弱。
提睾肌发育不全。
腹腔内或腹膜后肿瘤。
肾积水。
肾肿瘤。
下腔静脉、肾静脉内癌栓形成。
异位血管。
如长期长时间站立。
精索静脉通过三条路径向上回流,如果精索静脉丛回流不畅,就会发生静脉血管异常扩张、增粗、迂曲,时间久了就在阴囊内形成血管性的团块。
无论是哪种类型的精索静脉曲张,总的发病机制都是精索静脉丛回流不畅、静脉血管异常迂曲、扩张。
精索是男性睾丸及附睾上方的柔软圆索。
精索由输精管、提睾肌、精索内动脉、精索外动脉、输精管动脉、精索蔓状静脉丛、精索神经、精索淋巴等组织,以及包绕这些组织的筋膜组成。
精索的功能是为睾丸、输精管、附睾等结构提供血液供应、神经支配。
精索还是睾丸、附睾及输精管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途径,可以为精子生成提供良好环境。
由精索内静脉、精索外静脉及输精管静脉组成。
三组静脉在阴囊部位相互交通,共同构成蔓状静脉丛。
精索静脉通过三条路径向上回流。
在腹股沟管内汇成精索内静脉,经腹膜后向上,左侧呈直角直接汇入左肾静脉,右侧在肾静脉水平以下进入下腔静脉。
血液回流至睾提肌静脉,经腹壁下静脉、阴部浅静脉、深静脉,回流至髂外静脉。
经输精管静脉,随输精管进入盆腔回流,直至髂内静脉。
各种解剖结构的先天异常发育导致精索静脉回流不畅。
静脉瓣是防止静脉血逆向流动的正常生理结构。
精索静脉无瓣膜,瓣膜发育不良,或静脉壁平滑肌、弹力纤维薄弱,都可引起精索静脉血液逆流,进而发生本病。
左侧易患病的发病机制如下。
精索静脉曲张多为左侧发病。
左侧精索静脉瓣膜缺失的发生率高,有40%。右侧静脉瓣缺失的发生率为3%。
左精索静脉汇流到左肾静脉时,呈直角,因此血液回流阻力更大,容易发生逆流。
左精索静脉回流路径长,静脉的压力也引起更大,左侧较右侧长8~10厘米。
左肾静脉的位置在肠系膜动脉及腹主动脉之间,形成“胡桃夹”现象,夹角过小会影响左肾静脉回流,进而导致左精索静脉回流时内压增高。
精索静脉在腹膜后受乙状结肠压迫,容易因受压导致回流不畅。
左髂总动脉对髂总静脉有压迫,可导致部分左精索静脉回流受阻。
腹腔、腹膜后肿瘤、肾积水、异位血管等后天病理性因素,压迫上行的精索静脉,导致新血液回流受阻,进而引起单侧或双侧精索静脉曲张。
长时间站立也是导致静脉回流受阻,继而发生精索静脉曲张的危险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