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精索静脉增粗、扩张、迂曲,像蚯蚓一样,表现为阴囊内团状或结节状
病情轻时多无症状。严重时有患侧阴囊增大、坠胀痛、隐痛,劳累后加重
病因不明,主要是先天发育不良,以及后天疾病导致静脉压力增高
轻症无须治疗或保守治疗,症状明显、影响生育应及时手术治疗
金牌医生
内侧中
戒烟戒酒。
改善饮食:饮食以清淡为宜,避免辣椒、生姜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避免增加腹压。
尽量避免或减少增加腹压的活动。
如咳嗽、打喷嚏、搬重物、仰卧起坐、深蹲、俯卧撑、举哑铃等。
病情轻、精液质量未受影响者,如果阴囊坠痛不适等症状较明显,可局部冷敷降温,以减轻症状。
病情轻、精液质量未受影响者,如果阴囊坠痛不适等症状较明显,还可使用阴囊托带或穿着紧身内裤,以减轻症状。
不伴有精液质量降低的轻度病人,应定期随访,每1~2年进行一次精液常规分析,并做睾丸超声检查。
病情较轻行保守治疗者可采用药物治疗改善症状及精液质量,病情较重行手术治疗者也可辅以药物治疗。
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渗出、保护静脉壁的胶原纤维作用。
用药后可以逐步恢复静脉管壁的弹性和收缩功能,增加静脉血液回流速度,降低静脉压,从而改善精索静脉曲张的症状。
该类药物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
用药后可以提高静脉张力,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提高淋巴回流率,减轻水肿。
还可减轻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疼痛症状。
疼痛症状较重者,可以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
临床上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跺美辛等。
如果精子质量降低,仍有生育需求,可使用促进精子发生、改善精液质量的药物。
临床常用复合肉碱、克罗米芬等。
手术治疗改善症状的效果较明显,对精子质量的改善效果与病情严重程度、受损时间有关。
手术治疗并非人人都需要,人人都适宜,有一定的手术指征要求。
亚临床型精索静脉曲张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如果一侧为临床型,另一侧为亚临床型,且有手术指征,可行手术治疗双侧。
儿童或青少年患病,应积极寻找原发病,并充分沟通治疗意愿。
II度或III精索静脉曲张。
患侧睾丸容积小于健侧20%。
睾丸生精功能降低。
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严重症状。
双侧患病。
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适宜采取手术治疗。
已患不育症。
精子质量异常。
配偶生育能力正常,或患有引起不孕、可能治愈的相关疾病。
暂无生育要求,但已有精子质量降低者也可考虑手术治疗。
病情为I度、II度的病人,如果已发现血清睾酮水平明显下降,并排除其他疾病因素,可考虑手术治疗。
精索静脉曲张病情较重、症状明显,对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且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合并久治不愈的前列腺炎或精囊炎,可手术治疗。
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术方式。
如有双侧患病,可同时处理双侧病变。
通过腹腔镜的辅助,在镜下从内环口处结扎精索内静脉。
优点是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目前技术比较成熟。
缺点是费用较高、基层医院可能因缺少设备而无法手术。
在显微镜的放大作用下,在外环口下彻底结扎所有精索内静脉,并保留精索内动脉和淋巴管。
优点是并发症少、创伤小,目前是精索静脉曲张的治疗“金标准”和首选治疗。
能有效保护睾丸动脉及淋巴管,辨别细小静脉防止漏扎,从而减少术后复发。
优点是操作简单、费用较低。基层医院缺少腹腔镜设备时主要采用这种手术方式。
通过开放性手术在腹膜后或腹股沟内环水平上高位结扎和切断精索内静脉。
缺点是不能同时结扎精索外静脉。
使用精索内静脉栓塞或注入硬化剂等方法阻塞精索内静脉的治疗方法。
目前受到特殊设备、技术的要求,并非广泛使用的手术方式。
主要因手术效果不理想而较少使用。
术后禁止吸烟饮酒。
术后饮食应清淡、不刺激。避免辛辣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新鲜蔬菜、水果有利于病情恢复。
手术后1~2周,应适当抬高阴囊,尽量多平躺休息,减少站立时间。
术后2~3周,最好遵医嘱穿紧身内裤或使用阴囊托带。
术后1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术后3个月内,不宜进行剧烈活动或重体力劳动,如跑步、打篮球、长途骑行、登山等。
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由术中淋巴管损伤或误扎所致。
发生率为3%~39%,平均7%。
总体发生率较低,约为0.2%。
多由术中结扎或损伤睾丸动脉所致。
一般认为是术后新建侧支循环静脉功能异常,漏扎精索内静脉属支、精索外静脉及引带静脉等所致。
复发率可能为0.6%~45%。
还可有盆腔、腹腔脏器、血管损伤等术后并发症。
目前本病的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案上缺乏统一标准。
本病主要对应中医学“筋疝”“筋瘤”“偏坠”“气疝”等疾病。
本病多属肝肾亏虚、脾肾亏虚证型,或气滞血瘀证,治疗以补肾健脾养肝、活血化瘀为主。
中医治疗本病有一定疗效,但必须由专业中医师准确辨证后进行治疗。单独使用中药治疗可缓解轻中度病人症状。亦可联合穴位注射、运动疗法等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
此外,还可经中医师辨证后采用按摩治疗。一般多取大敦、行间、太冲、中封、丘墟、太溪、三阴交、然谷、涌泉等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