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防癌宣传教育,通过“5A”模式,即询问(Ask)、劝告(Advise)、评估(Assess)、协助(Assist)、戒烟安排(Arrange)等积极进行戒烟劝告、措施辅导,甚至于可以用药物协助戒烟;对高危人群(如主动吸烟、接触二手烟、职业暴露、癌症史、肺癌家族史、肺部疾病史、激素替代治疗等)实行定期的防癌检查,以期能早发现、早治疗,这是提高肺腺癌长期生存率的关键。
应注重肺癌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包括初级保健科、影像科、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及病理科等医师密切合作,制订最佳筛查策略。对低剂量多排螺旋CT(MSCT)发现的肺部结节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随访频率和随访期限。
对于随访人群,建议前2年每4~6个月复查增强胸部CT,以后每年复查平扫胸部CT;对于吸烟情况要详细地记录;每年注射流感疫苗,必要时注射肺炎链球菌疫苗。
维持健康的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定期健康体检,必要时检查骨密度、牙科检查;避免过多晒太阳等。
金牌医生
内侧中
肺癌是当今世界上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近年来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许多国家(包括我国),无论是在吸烟还是非吸烟人群中,肺腺癌(lung adenocarcinoma)的发生率已超过肺鳞癌,几乎占了所有肺癌的一半;甚至在一些国家,女性肺腺癌发病率呈倍数增长,也是青年人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
肺腺癌无论在临床、影像、分子生物学及病理方面都具有高度的组织学异质性,分为四种亚型:浸润前病变(preinvasive lesions,PL)、微浸润性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浸润性腺癌和浸润性腺癌的变异型;并将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和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一起归入肺腺癌的浸润前病变。肺腺癌来自于支气管腺体,可发生于各级支气管,但以小支气管为多,3/4以上发生在周边,故以周围型肿块常见。早期常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往往是在胸部X线或CT等检查时被发现。尽管肺腺癌一般生长较慢,但有时早期即发生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则发生较晚;有时隐匿性原发性肺腺癌可表现为广泛转移或胸膜累及,预后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