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防癌宣传教育,通过“5A”模式,即询问(Ask)、劝告(Advise)、评估(Assess)、协助(Assist)、戒烟安排(Arrange)等积极进行戒烟劝告、措施辅导,甚至于可以用药物协助戒烟;对高危人群(如主动吸烟、接触二手烟、职业暴露、癌症史、肺癌家族史、肺部疾病史、激素替代治疗等)实行定期的防癌检查,以期能早发现、早治疗,这是提高肺腺癌长期生存率的关键。
应注重肺癌相关领域的多学科专家,包括初级保健科、影像科、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及病理科等医师密切合作,制订最佳筛查策略。对低剂量多排螺旋CT(MSCT)发现的肺部结节提出合理的处理措施、随访频率和随访期限。
对于随访人群,建议前2年每4~6个月复查增强胸部CT,以后每年复查平扫胸部CT;对于吸烟情况要详细地记录;每年注射流感疫苗,必要时注射肺炎链球菌疫苗。
维持健康的体重,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限酒;定期健康体检,必要时检查骨密度、牙科检查;避免过多晒太阳等。
金牌医生
内侧中
目前临床上以肺腺癌解剖形态学为基础的TNM(tumor-node-metastasis)分期及组织病理学作为标准,同时整合了肿瘤学、影像学、胸外科学、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最新研究进展,形成一个适合多学科、综合性的肺腺癌新诊疗方案。
1.外科手术治疗
外科手术仍是肺腺癌治疗的主要和首选方式,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是“金标准”。如果患者无解剖学和手术方面的禁忌证,只要不违反肿瘤治疗标准和胸部手术原则,强烈推荐施行全胸腔镜(completely 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c-VATS)技术或其他微创肺叶切除术。
2.化疗
化疗是肺腺癌的主要治疗或辅助治疗方法。选择以基因检测结果为指导的肺腺癌个体化治疗,即根据肿瘤某些基因的突变和表达情况制定个体化的含铂类药物化疗,或者靶向治疗方案,如这种机制下的分子靶向药物埃洛替尼或吉非替尼治疗为肺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此外,对于老年术后复发性肺腺癌给予“培美曲塞”单药化疗也有较好的疗效,且毒性反应轻,耐受性好。
3.其他
只有经肿瘤科或多学科会诊认为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建议选用射频消融术或高精度的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py,SBRT)等治疗策略。
4.姑息性治疗
随着将生存质量纳入恶性肿瘤患者的疗效评价体系,对于失去根治机会的中晚期肺腺癌患者,治疗的目标主要采取改善临床症候、提高生存质量等综合姑息性治疗(integrate palliative care),做到“带瘤生存”。
5.中医药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中医中药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病灶稳定率和生活质量,对放化疗也有一定的增效减毒作用,成为综合治疗模式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未来的肺腺癌诊疗模式将是以形态学为基础,结合临床疾病谱、实验室指标、基因分子水平等各方面技术细化临床诊断、指导靶向治疗和准确判断疗效,实现“精准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