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指出生时就已经发生的心脏结构异常,包含多种疾病
主要症状有发绀、呼吸急促、易疲劳、多个部位肿胀、多汗、发育迟缓等
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与遗传、母体和环境因素有关
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等
金牌医生
内侧中
养成有益于心脏的饮食习惯,包括食用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还有蔬菜、水果和全谷物,可以降低患高血压和肥胖症的风险。
母乳喂养或奶瓶喂养都适合患有心脏疾病的婴儿。患儿在进食过程中往往会很快疲劳,因此多次少量进食往往效果良好。
一些患有心脏病的婴儿可能还需要补充配方奶粉或母乳,或者需要通过胃肠营养管进行喂养。
接受利尿剂治疗的患者,如果需要补钾,除了药物外,还可多吃香蕉、橙汁、土豆和干果等食物。
经过治疗后的先天性心脏缺陷的儿童和成人有患肥胖症的风险,尽量控制体重在合理范围。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洗手、定期刷牙。
保证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在寒冷和流感季节,注意保暖,避免去往人群密集的地方。
成人患者不要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避免引起患者激动的行为,保持情绪稳定。
即使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定期复查,对病情进行监测。
大多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人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可从低强度活动开始,介入治疗后半年内不要进行剧烈活动。
最好和最安全的运动是“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慢跑、划船、爬楼梯等,但在运动前最好咨询专科医生。
最好避免引起屏气或紧张的活动(医学上称为“ Valsalva动作”)。当在举起重物、仰卧起坐、俯卧撑或引体向上等动作时,可导致血压突然升高,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
患有马方综合征、主动脉缩窄或二尖瓣主动脉的人不建议进行剧烈运动。
病情严重的儿童和青少年需要经常住院,他们可能会感到孤立无援,需要家长给予足够的关心和支持。
如有怀孕计划,应避免服用存在心脏致畸风险的药物,如果必须服用,应在怀孕前咨询专科医生。
孕早期注意防止病毒感染,孕前可接种流感和风疹病毒等疫苗。
如有糖尿病、苯丙酮尿症等疾病的女性,在控制疾病后,再考虑怀孕。
如有先天性心脏病家族史,怀孕前可进行基因检测评估风险。
孕期不要抽烟、饮酒。
加强孕期的监测,尤其在孕20~24周时进行胎儿畸形的筛查。
孕期补充足够的叶酸和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