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是指发生在口腔黏膜组织的上皮源性恶性肿瘤
口腔内硬结、肿块,表面可有溃疡,长期不愈,伴疼痛等,晚期出现转移症状
病因不完全明确,是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根据临床分期,选择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中医治疗等方法
金牌医生
内侧中
可能有长期吸烟、酗酒、嚼槟榔等习惯。
家人中可能有人患有口腔癌。
有口腔黏膜斑块、溃疡、疼痛、肿物等表现。
直接观察口周及口腔内部,可在口腔内看到斑块、溃疡等改变。
触诊溃疡部,表面粗糙、边缘稍硬韧有棱缘感。
触诊肿物,可以大致明确其质地、大小、形状、边缘情况、活动度等,帮助诊断。
颈部触诊可了解是否有肿大的淋巴结,如果发现淋巴结肿大则说明可能已经发生了淋巴结转移。
触诊到肿大的淋巴结,可以明确其部位、大小、数目、活动度及硬度等。
在用清水漱口、清洁溃疡及周围组织后,用1%甲苯胺蓝涂抹全部病变及周围黏膜。
约1分钟后,用冰醋酸清洗涂抹部并漱口以除去余色。
病变区不能除色,呈深蓝色则为阳性。
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单纯阳性结果不能明确诊断。
X线片可以较好地显示骨性结构情况。
常用来了解口腔癌对上、下颌骨及鼻腔鼻旁窦的侵犯情况。
检查有放射性。
CT可以明确肿瘤位置,了解肿瘤的侵犯情况,发现肿大的淋巴结。
对于有可能发生转移者,可能需要做PET-CT了解转移情况。
根据肿瘤侵犯、转移情况,可以确定临床分期。
检查有放射性,检查中需要保持固定姿势。
磁共振成像在显示软组织改变上有优势。
常用来了解口腔癌对软组织的侵犯情况。
检查没有放射性,但检查时身上和体内不能携带金属物品。
超声检查、放射性核素检查等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使用,帮助明确病情。
血常规能反映血液系统情况,血生化可以了解肝功能情况。
对于接受手术治疗、化疗者,都需要接受这两项检查,确定对治疗的耐受程度,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接受化疗者在化疗期间及结束后一段时间内,也需要定期检查,明确肝功能、造血功能恢复情况等。
需要抽静脉血检查,血常规不要求空腹,血生化需要空腹检查。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可能会更多地产生特定物质,其血液内水平可能会升高,检查相关物质在血液内的水平,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有发生肿瘤的可能。
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不能说明一定有肿瘤,但如果已经有症状、影像学结果等提示可能有肿瘤,则水平异常升高有肯定意义。
大多需要检查多个肿瘤标志物,进行综合判断。
口咽癌可能与人乳头瘤病毒有关,可以检测是否有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帮助临床分期及预测预后。
组织病理学检查需要先取活体组织或脱落细胞等,经过处理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等,是明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金标准”。
脱落细胞检查适用于病变浅表的无症状的癌前病变或病变范围不清的早期鳞癌,适用于筛选检查。然后对阳性及可疑病例再进一步作活检确诊。
可以通过直接切取、手术、细针穿刺等方式获得组织样本。
常规的组织病理学检查报告上可有鳞状细胞癌等表述,并可说明癌细胞的形态特点、分化程度等,一般来说分化程度越低,恶性度越高,越容易发生侵犯和转移。
可以对组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等处理,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的肿瘤细胞表面可能会有特殊的大分子物质,可能具有诊断或治疗的价值,如果发现,则可以帮助确诊或帮助调整治疗方案。
口腔癌的分期采用TNM分期系统,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指导意义。常选用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和国际抗癌协会(UICC)制定的相关标准。
T是描述原发肿瘤部位情况,即原发肿瘤大小、侵犯情况等。
N描述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
M是指有无远处转移。
Tx:原发肿瘤不能评估。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直径≤2cm,侵袭深度(DOI)≤5mm。
T2:肿瘤最大直径≤2cm,侵袭深度>5mm;或肿瘤最大直径>2cm且≤4cm,侵袭深度≤10mm。
T3:肿瘤最大直径>2cm且≤4cm,侵袭深度>10mm;或肿瘤最大直径>4cm,侵袭深度≤10mm。
T4a:中晚期局部疾病
肿瘤最大直径>4cm,侵袭深度>10mm;或肿瘤只侵犯邻近结构(如突破下颌骨或上颌骨的皮质骨或累及上颌窦或面部皮肤)
注:牙龈原发肿瘤对骨/齿窝的表面侵蚀(单独)不足以将肿瘤分类为T4。
T4b:极晚期局部疾病
肿瘤侵入咀嚼肌间隙,翼板,或颅底和(或)包裹颈内动脉。
Nx:不能评估有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N0:无区域性淋巴结转移。
N1: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3cm,淋巴结外扩展被膜外侵犯(ENE)阴性。
N2: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最大径>3cm,但≤6cm,淋巴结被膜外侵犯外扩展阴性;或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但其中最大直径≤6cm,淋巴结被膜外侵犯外扩展阴性;或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6cm,淋巴结被膜外侵犯外扩展阴性。
N2a:同侧单个淋巴结转移,直径>3cm,但≤6cm,淋巴结被膜外侵犯外扩展阴性。
N2b:同侧多个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6cm,淋巴结被膜外侵犯外扩展阴性。
N2c:双侧或对侧淋巴结转移,其中最大直径≤6cm,淋巴结被膜外侵犯外扩展阴性。
N3: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6cm,淋巴结被膜外侵犯外扩展(ENE)阴性;或任意淋巴结转移,临床存在明显淋巴结被膜外侵犯扩展阳性证据。
N3a:转移淋巴结最大直径>6cm,淋巴结被膜外侵犯外扩展(ENE)阴性。
N3b:任意淋巴结转移,临床明显淋巴结被膜外侵犯扩展阳性。
M0:为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分期&T&N&M|0&Tis&N0&M0|Ⅰ&T1&N0&M0|Ⅱ&T2&N0&M0|Ⅲ&T3&N0&M0|Ⅲ&T1,T2,T3&N1&M0|ⅣA&T4a&N0, N1&M0|ⅣA&T1,T2,T3,T4a&N2&M0|ⅣB&任意T&N3&M0|ⅣB&T4b&任意N&M0|ⅣC&任意T&任意N&M1
口腔癌需要与其他原因导致的口腔溃疡、口腔良性肿瘤等鉴别诊断。
相同点:都可表现为溃疡,并伴有疼痛等不适。
不同点:其他原因导致的口腔溃疡经过治疗多在1周内痊愈,组织病理学检查为炎症改变,无恶性肿瘤细胞。
相同点:都可表现为硬结或肿物,可出现疼痛、麻木、牙齿松动等表现。
不同点:口腔良性肿物多不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