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清医生
医生信息
医生服务
推荐医生
汪德清
主任医师
输血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暂无
接诊率
暂无
问诊量
暂无
平均回复
抗疫英雄
在疫情期间,医生远程驰援抗击疫情,在线为患者爱心义诊。特授予医生“抗疫英雄”称号,感谢医生的帮助与付出!
保证医生真实
未使用随时退
不满意可申诉
在线问诊
邀请开通
电话问诊
暂未开通
视频问诊
暂未开通
文字、图片方式和医生沟通
• 医生接诊后24小时内可不限次数交流
• 医生24小时未接诊,自动退款
其他服务
医生健康号
汪德清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4-12-15
O型血真的是万能血吗?
(采访我们通常说O型血是万能血型,是不是这样呢?通常是这样子的,为什么说O型血是万能血型?主要O型血它上边没有A抗原和B抗原,因为O也是指的ABO系统的,其它系统没分。那么O型血它不含A抗原和B抗原,但是有个很重要的问题,它血液里边含有抗A的抗体和抗B的抗
汪德清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4-11-15
我有轻度贫血,请问这是什么原因
轻度贫血的原因主要包括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以及慢性失血等。建议患者尽早前往医院,查明导致贫血的具体原因,并开展相应治疗。具体如下: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 1.骨髓疾病:红细胞来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若出现骨髓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其早期表现可能为轻度贫血,甚至是慢性或长期的轻度贫血。 2.分化和成熟障碍:红细胞的分化和成熟若出现问题,比如造血原料维生素B12、叶酸或铁等缺乏,会引发营养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 二、红细胞破坏增多: 1.内源性破坏:包括红细胞膜异常,如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酶异常,如蚕豆病;珠蛋白合成异常、轻度血红蛋白病、红细胞膜受影响等。 2.外源性破坏:主要考虑由药物引起的免疫性红细胞破坏,以及脾功能亢进导致的红细胞破坏等。 三、慢性失血: 1.女性月经:若女性在月经期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情况,长此以往可能导致慢性贫血。 2.便血:便血患者如果经常反复发作,且便血现象长期存在,也可能引起轻度贫血。 综上所述,了解轻度贫血的各种原因对于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至关重要。患者应重视并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
汪德清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4-11-15
血液净化治疗咋回事
血液净化疗法是一种将血液引出体外,利用半透膜弥散、物理吸附、化学反应、免疫吸附等原理的净化装置,清除血液中的有害物质和水分,以实现净化血液、治疗疾病的方法。它通常包括血液透析、血液滤过、免疫吸附、腹膜透析、血液灌流、血浆置换等多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在临床上有着广泛应用。 一、血液净化疗法的分类: 1.血液透析:这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血液净化疗法。通过血液透析设备建立体外循环,把患者的血液和透析液同时注入透析设备中,借助半透膜弥散作用去除血液中的部分代谢废物或有害物质,如尿素氮、肌酐、小分子毒物和水分等,同时能纠正患者体内水钠潴留、电解质紊乱等异常状况。 2.血液滤过:与血液透析类似,也是一种重要的血液净化方式。 3.免疫吸附:主要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疗。 4.腹膜透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5.血液灌流:常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肝性脑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6.血浆置换:多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高脂血症等疾病的治疗。 二、血液净化疗法的适用疾病: 1.急性或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血液滤过等可代替肾脏的排泄作用。 2.中毒:可通过血液净化疗法清除体内的毒物。 总之,血液净化疗法具有多种方式和广泛的适用疾病范围,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式有着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情况,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汪德清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4-11-15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严重吗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通常不属于大病。这是一种自身反应性抗体与血小板结合致血小板寿命缩短引发的临床综合征,特点为外周血血小板减少,病因主要是免疫介导的破坏过多,骨髓巨核细胞常增多或正常且多伴成熟障碍。它是常见的获得性出血疾病,临床表现与出血有关,但多数患者可能无出血或仅有皮肤瘀点、瘀斑及鼻衄等。多数患者无需住院,注意休息并禁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儿童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可经激素治疗、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治疗等逐渐恢复。而大病定义尚无明确统一定义,常指威胁生命的疾病如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等。患者患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及时就医治疗,积极配合多可恢复正常。 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介绍: 1.是由自身反应性抗体与血小板结合引起血小板寿命缩短而导致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2.具有外周血血小板减少的特点。 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病因: 1.主要是免疫介导引起的破坏过多。 2.骨髓巨核细胞常增多或正常且多伴有成熟障碍。 三、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 1.多数患者可能没有出血。 2.或者仅有皮肤瘀点、瘀斑,以及鼻衄等表现。 四、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与注意事项: 1.多数患者无需住院。 2.要注意休息。 3.禁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五、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 1.一般可通过激素治疗。 2.也可采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治疗等。 六、关于大病的说明: 1.目前对大病的定义尚无明确统一定义。 2.通常把威胁生命的疾病称之为大病,如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死等。 总结: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属于大病,患者应及时治疗,积极配合可恢复正常。
汪德清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4-11-15
血小板危急值的处理
血小板危急值包括血小板减少症危急值与血小板增多症危急值,在治疗方面需要及时就医,以纠正血小板计数,并开展针对性治疗。 一、血小板减少危急值:指的是血小板计数小于等于30×10^9/L,这种情况可能引发自发性出血。此时应卧床休息,要紧急输注血小板,随后可依照医嘱使用促进血小板生成的药物,比如白介素-11等。同时要寻找病因,依据病因进行治疗,倘若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疾病所导致,还可同时给予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 二、血小板增多危急值:意味着血小板计数大于等于600×10^9/L,这样容易造成血栓形成。就医后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也能使用骨髓抑制性药物,如白消安等,以及运用血小板分离术等办法,来改善血小板增多的状况,使其恢复正常。对于有血栓形成的患者,可使用肝素或双香豆素类抗凝血药。 总结:血小板危急值有不同类型,治疗方法各异,关键在于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输注血小板、使用相关药物、采取特定治疗技术等,以保障患者健康。
汪德清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4-11-15
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症状血常规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浆细胞异常增殖的恶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及高钙血症等。其血常规主要呈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降低,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少,可从贫血和感染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一、贫血:这是多发性骨髓瘤较为早期的表现,随着病情发展,除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继续降低外,白细胞、血小板也会受影响。贫血时血红蛋白、血细胞容积低于正常水平,而红细胞平均容量、浓度大致正常。随着肿瘤细胞增多以及患者饮食不佳,还会引发营养性贫血,此时血常规中红细胞平均总量、浓度会相应地增加或减少。 1.早期表现:在疾病早期即出现贫血症状。 2.病情发展影响:病情进一步发展后对白细胞和血小板也会产生作用。 3.贫血状态下的指标变化: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容积低,红细胞平均容量、浓度正常,营养性贫血时则会有相应改变。 二、感染:感染发生时体内白细胞可能呈增高、正常或降低状态。感染会使白细胞增多,但由于骨髓内浆细胞对白细胞的挤压,导致外周白细胞减少。若为细菌性感染,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会升高;若为病毒性感染,淋巴细胞百分比会升高,血小板多表现为正常或降低。后期随着肿瘤细胞增多,外周血小板也会逐渐减少。 1.白细胞的多种情况:感染时白细胞会有不同变化。 2.感染类型的区分:根据白细胞不同表现可区分感染类型。 3.血小板的变化:随着病情进展血小板的变化情况。 多发性骨髓瘤无症状者可暂时观察,无需特殊治疗,定期随访复查即可。而出现明显不适症状者,则需应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或者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 总结概括:多发性骨髓瘤在血常规方面有特定表现,贫血和感染会引起相关指标变化,无症状者可观察,有症状者需相应治疗。
汪德清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4-11-15
中度贫血可以献血吗
中度贫血的患者不可以献血。因为贫血患者自身红细胞较少,给其他患者使用无法改善贫血症状且在抢救时作用不佳,还会加重自身病情。同时,中度贫血患者献血会使自身红细胞容量进一步降低,贫血症状更明显,甚至引发心脏病、脑水肿等疾病,且其血液也无法有效改善其他患者症状。所以,中度贫血患者不能献血。建议这类患者明确贫血原因,若是节食减肥或女性月经过多导致,多为营养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可通过适当补充造血原料、调整饮食结构,待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再考虑献血。 一、中度贫血患者不可献血的原因 1.自身红细胞少:贫血患者本身红细胞总容量已低于正常值,其血液无法有效改善其他患者贫血症状,在抢救时难以发挥良好作用。 2.加重自身病情:献血会使中度贫血患者的红细胞容量再次降低,导致自身贫血症状如头晕、乏力、心慌、胸闷等更加明显,还可能引发诸如心脏病、脑水肿等疾病。 二、中度贫血患者的正确做法 明确自身贫血的原因,比如是因节食减肥或女性月经过多引起,那么大多是营养性贫血或缺铁性贫血。此时机体应适当补充造血原料,调整饮食结构,等血红蛋白恢复到正常水平后,再考虑献血。 总之,中度贫血患者严禁献血,要先找出贫血原因并进行针对性改善,待符合献血条件后再行献血事宜。
汪德清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4-11-15
轻度贫血一般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轻度贫血的原因主要有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破坏增多以及慢性失血这几大方面。建议应尽早前往医院查明贫血的具体成因,进而展开相应治疗。具体如下: 一、红细胞生成减少:红细胞源于骨髓造血干细胞,要是出现骨髓疾病,例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其早期表现可能就是轻度贫血,甚至会是慢性或长期的轻度贫血。此外,红细胞的分化和成熟存在障碍,比如红细胞造血原料如维生素B12、叶酸或者铁等缺乏时,会引发营养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或者缺铁性贫血。 1.营养性贫血:是由于缺乏造血所需的营养物质导致的贫血。 (1)缺铁性贫血: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当铁缺乏时会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 (2)巨幼细胞性贫血:缺乏叶酸或维生素B12会影响红细胞的正常发育成熟。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二、红细胞破坏增多:红细胞的破坏包括内源性和外源性破坏。内源性破坏中包括红细胞膜异常,主要是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还有红细胞酶异常、蚕豆病、珠蛋白合成异常、轻度血红蛋白病、红细胞膜受影响等情况。而外源性红细胞破坏主要考虑是由药物引起的免疫性红细胞破坏,以及脾功能亢进所导致的红细胞破坏等。 1.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膜异常,导致红细胞容易被破坏。 2.蚕豆病:进食蚕豆等因素诱发,红细胞破坏增加。 3.药物导致的免疫性红细胞破坏:某些药物引发免疫反应,破坏红细胞。 4.脾功能亢进:脾脏对红细胞的破坏过多。 三、慢性失血:女性在月经期若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状况,长久如此可能会引发慢性贫血。另外,便血患者若经常反复发作,且便血现象长期存在,也会导致轻度贫血。 总之,轻度贫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需要明确具体原因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汪德清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4-11-15
中性白细胞减少症严重吗
中性白细胞减少症,其轻重程度不同,表现和处理方式也各异。轻度减少时患者表现常不明显,可不需治疗;而中度及重度减少时,患者易出现感染以及头晕、乏力、心悸、低热、失眠等症状。重度中性白细胞减少会使患者免疫力显著下降,易引发全身各系统感染,可能并发口腔感染、败血症、肛周脓肿等,严重时会导致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此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血液科治疗,采用升高白细胞的药物。 一、中性白细胞减少症的不同情况 1.轻度减少:患者表现不明显,通常无需治疗。 2.中度及重度减少:容易出现各种感染,且伴有多种不适症状。 二、中度及重度减少的具体症状 1.容易感染。 2.出现头晕、乏力、心悸、低热、失眠等表现。 三、重度减少的严重后果 1.导致自身免疫力大幅下降。 2.容易引起全身各系统感染,如并发口腔感染、败血症、肛周脓肿等。 3.严重会出现感染性休克,危及生命。 四、应对重度减少的措施 应尽快前往正规医院血液科进行治疗,运用升高白细胞的药物。 总之,中性白细胞减少症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相应处理,对于中度和重度减少尤其要重视,及时治疗以避免严重后果。
汪德清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4-11-15
血小板高能吃鸡蛋吗
血小板增高与吃鸡蛋并无直接关联,故而可以适度进食鸡蛋。通常所见的血小板增高多为反应性增高,像是炎症、急慢性感染、恶性肿瘤,还有铁缺乏、失血等情况,都能够引发血小板计数上升。 一、鸡蛋富含蛋白质、胆固醇、矿物质以及微量元素等,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食用,一般不存在特殊的禁忌。血小板增高的患者适量食用鸡蛋,既能为机体补充营养物质与能量,同时通常也不会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然而,要避免过量食用,因为血小板增高的患者往往血流速度偏慢,凝血功能较强,机体出现血栓的概率较大,若此时过量食用鸡蛋,会进一步加大高血脂、血栓以及心肌梗死等的风险。 二、对于血小板只是轻度增高且个体没有出现其他不适或异常的患者,只需定期随访观察血小板计数即可。而对于血小板明显增高的患者,则应完善相关检查,及时查明原因,比如机体是否出现血液系统肿瘤、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这类患者多表现为局部出血、血栓形成、脾肿大等。 三、血小板高的患者要保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过度紧张焦虑。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均衡的饮食,避免偏食,尽量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适量进食新鲜的水果、蔬菜。 总之,血小板增高患者可以适当吃鸡蛋,但要注意适量,同时关注自身身体状况,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
汪德清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4-11-15
自血疗法是什么
自血疗法是采集患者自身静脉血,再经穴位注入体内,有一定治病效果,但安全性和有效性待考,或对人体有伤害,患者需慎用。 一、自血疗法涉及领域多,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自身血液刺激非特异性免疫反应,促进白细胞吞噬作用,以调理内环境、降机体敏感性和增强免疫力。主要应用于: 1.皮肤病,如痤疮、慢性荨麻疹、皮肤瘙痒症、银屑病等; 2.五官科的过敏性鼻炎; 3.骨伤科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肌劳损等; 4.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乙型肝炎、高脂血症、终末期肾病等。虽对这些疾病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患者仍要慎用。 二、临床应用中,自血疗法虽应用广泛,但缺乏准确疾病定位。国内正规三甲医院较少开展此项目,因大部分自血疗法在安全性及有效性等方面缺少科学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滥用可能损害健康和经济利益。患者若要进行自血疗法,应注意适应证,关注医院操作是否规范、消毒是否严格以及收费是否合理等。若出现不适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诊断并对症治疗,不可轻信未被科学证实和权威认证的特殊疗法。 总之,自血疗法有一定应用范围和效果,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患者在选择时需谨慎考虑各种因素。
汪德清
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2024-11-15
女人献血的危害和好处
女人适当献血一般无危害,但献血不当可能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可能导致血管受损、引发贫血等,而献血也有一定好处,如促进骨髓造血等,要注意在正规采血点献血。 一、危害 1.献血操作不当可能损伤血管,引起疼痛、肿胀等不适,这时可通过冷敷采血部位来收缩血管,防止出血加重,24小时后可适当热敷以促使淤血消退。 2.若短时间内献血次数过多或献血量过大,可能引起贫血,出现头晕、乏力、心慌、胸闷等症状,此时建议适当休息,并摄入猪血、鸭血等动物血制品来促进造血。 二、好处 1.适当献血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推动骨髓造血,使骨髓保持旺盛的造血状态。 2.献血还可为社会医疗用血提供血源,给急性大出血、严重贫血等疾病的患者增加生存几率。 此外,女性适当献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建议选择合适时间献血,处于月经前后3天以及月经紊乱的女性不建议献血,否则可能因机体丢失较多血量而导致贫血。如果献血后出现明显不适,需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完善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遵医嘱进行治疗。 总结提示:女人献血要注意适当且规范,了解其可能的危害与好处,特殊时期的女性不宜献血,献血后不适要及时就医处理。
首页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输血科
汪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