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治疗的重点

颅底骨折本身通常无需特殊处理,重点在于应对颅内并发损伤及预防颅内感染,主要措施有:

一、对于耳鼻出血和脑脊液漏的患者,应保持头高位以利引流通畅,严禁堵塞或冲洗以防颅内感染。

1.头高位可促进液体自然流出,避免积聚。

2.堵塞或冲洗可能将外部细菌带入颅内,引发严重感染。

二、严禁做腰穿,避免液体逆流入颅。

1.腰穿可能扰乱颅内压力平衡,增加逆流风险。

2.逆流的液体可能携带病菌,威胁颅内安全。

三、多数脑脊液漏会在伤后1至2周自行愈合,若超过1个月未愈合则需手术修补漏口。

1.身体自身有一定的修复能力,在一定时间内可能自行恢复。

2.长时间未愈合则需借助手术来修补,防止持续的风险。

四、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抗生素能有效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2.预防感染对于患者的恢复至关重要。

五、颅神经损伤后的治疗,除视神经、面神经可考虑手术外,其他颅神经多用保守疗法。

1.视神经、面神经的特殊性使得手术成为可考虑的选择。

2.其他颅神经损伤可能更适合保守治疗来促进恢复。

六、继发性的脑内血肿与血管损伤应尽早手术治疗。

1.尽早手术有助于减少损伤的进一步扩大。

2.及时处理能提高患者的康复机会和预后效果。

总结概况提示:颅底骨折主要关注颅内并发损伤和感染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如保持特定体位、避免不当操作、等待自愈或手术修复、应用药物等进行处理,不同情况需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