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怎么治疗

痰饮病的治疗原则包含温脾化饮、攻下逐饮、和解宣利等。

一、温脾化饮:痰饮病常常由脾阳虚弱引发,此时患者可能有两肋胀满、呕吐清水、口渴却不想饮水等表现。可遵医嘱运用温脾化饮的药物来治疗,比如小建中颗粒,它主要成分有白芍、大枣、桂枝等,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疼痛、喜温喜按等;还有黄芪建中丸,其含有黄芪等成分,可补气散寒、健胃和中,对脾阳虚弱导致的相关症状有改善作用。

二、攻下逐饮:若是痰饮·饮留胃肠证引起的痰饮病,患者一般会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状况。对此,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攻下逐饮的药物进行医治,例如附子理中丸,该药含附子、党参等,能温中健脾,可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等;还有健胃宽胸丸,主要有白术、苍术等成分,可健胃消食、宽胸利膈,对这类痰饮病有一定疗效。

三、和解宣利:邪犯胸肺同样会诱发痰饮病,患者可能呈现寒热往来、咳嗽、痰少等症状。此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和解宣利的药物进行治疗,像通宣理肺丸,主要有紫苏叶、桔梗等成分,具有解表散寒、宣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风寒束表、肺气不宣所致的咳嗽等;还有复方鲜竹沥液,含有鲜竹沥、鱼腥草等,能清热化痰、止咳,可用于痰热咳嗽等。

总结:痰饮病的治疗要根据具体的证型来选择合适的治疗原则和药物,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嘱,注意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