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饮眩晕”是中医病症名,多由中阳不振,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所致。以下是关于“痰饮眩晕”的相关信息:
1.症状:
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作恶,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
可有形体肥胖,平素痰多,舌质淡,苔白腻,脉滑。
2.治疗:
治疗原则为燥湿祛痰,健脾和胃,泽泻汤合二陈汤加减。
常用中药有泽泻、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天麻、白术、生姜、大枣等。
针灸治疗可选用丰隆、中脘、内关、头维、风池等穴位。
饮食上应注意避免食用肥甘厚味、生冷寒凉之品,可适当食用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薏苡仁、山药、芡实等。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情志刺激。
适当锻炼,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有助于增强体质。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人情况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