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在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一、遗传性因素:病人姐妹中患同病者比例较高,达6%至10%,远超正常人群预期发病率,这表明遗传对本病发生有一定作用。且有证据显示丘脑损害可能是其生物学基础。比如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异常表达可能增加了患神经性厌食症的风险,而丘脑在调节食欲和身体代谢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丘脑的功能异常可能导致食欲的异常改变,进而引发神经性厌食症。
二、心理因素:
1.婴幼儿期存在饮食问题,这可能对日后的饮食心理产生潜在影响。
2.病人的父母过于关注饮食,可能给孩子带来压力和不良影响。
3.家庭关系干扰了儿童期自我认同的发展,比如不和谐的家庭环境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成长和对自我的认知。此外,有学者认为厌食其实是对发胖的恐惧,害怕因身体发胖而遭人嘲笑,这种心理恐惧会进一步强化对饮食的控制和回避。
三、社会因素:神经性厌食症多见于西方国家,在中上层社会较为常见,像芭蕾舞演员等职业人群发病率尤其高,这凸显了社会因素的作用。在西方国家,近年来发病率大幅上升,不同时期对女性体型美的观念不同,当下以瘦为美、减肥成风,多数病人主诉怕胖并提及疾病初起时有明显减肥动机,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因素对本病的影响。将其归类为“文明病”或“时代病”并非毫无依据,社会文化和审美观念的变化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总之,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防治该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