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救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将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分泌物,防止窒息。这是因为小儿惊厥时可能会有呕吐物等堵塞气道,头偏向一侧可避免呕吐物吸入气管,保障呼吸顺畅,尤其适用于所有惊厥小儿,不同年龄小儿都需注意保持气道通畅。
2.防止受伤:在患儿抽搐时,不要强力按压肢体,可在其身边放置柔软物品,避免患儿碰撞受伤。对于婴幼儿,要特别注意避免其从床上掉落等情况,因为小儿骨骼等发育尚未完全,受伤风险相对较高。
二、控制惊厥发作
1.针刺穴位:可针刺人中、合谷等穴位,但需由专业人员操作,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儿要谨慎,确保操作安全,避免对小儿造成额外损伤。
2.药物治疗:
-地西泮:是常用的止惊药物,静脉注射起效快,但要注意注射速度不宜过快,新生儿慎用,因为新生儿的生理特点使其对药物的代谢等能力与年长儿不同,使用不当可能会引起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
-咪达唑仑:也可用于控制惊厥发作,可通过肌肉注射等途径给药,同样要考虑小儿的年龄等因素,如婴幼儿使用时需严格遵循剂量等要求。
三、寻找并治疗病因
1.发热相关惊厥:如果是由发热引起的惊厥,要积极进行退热治疗。对于不同年龄小儿,退热方法有所不同,如婴儿可采用物理降温为主,如温水擦浴等,较大儿童可根据情况选用合适的退热药物,但都要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和剂量等。同时要进一步查找引起发热的原因,如是否为呼吸道感染、肠道感染等,针对病因进行治疗,例如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呼吸道感染导致的发热惊厥,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等进行治疗。
2.低钙惊厥:对于因低钙引起的惊厥,要补充钙剂。根据小儿的年龄等情况计算钙剂补充剂量,如新生儿低钙惊厥时,补充钙剂的速度和剂量都要严格把控,同时可补充维生素D以促进钙的吸收,考虑小儿的骨骼发育等情况,维生素D的补充也需符合小儿的生长发育需求。
3.癫痫引起的惊厥:如果是癫痫导致的惊厥,需要长期规范治疗,根据癫痫的类型等选用合适的抗癫痫药物,并且要定期随访,监测小儿的生长发育、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不同年龄小儿对抗癫痫药物的反应可能不同,要密切观察调整治疗方案。
四、一般护理
1.休息与环境:惊厥停止后,让患儿安静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舒适,光线不宜过强。不同年龄小儿对休息环境的需求有差异,如婴儿需要相对安静温暖的环境,年长儿也需要避免嘈杂等刺激。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惊厥发作情况等,如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以及惊厥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等,对于不同年龄小儿观察的重点和频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新生儿病情变化较快,需更频繁地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