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多动脉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结节性多动脉炎简称PAN,是中等大小动脉或小动脉出现炎性渗出与增生而形成节段性结节坏死性血管炎。多发于血管分叉处,会导致微动脉瘤形成、血栓形成、动脉瘤破裂出血以及器官梗死。以皮肤关节、外周神经受累常见,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40-60岁多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3∶1。确切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和细菌感染(尤其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药物及注射血清有关。临床表现多样,有全身症状如不规则发热、乏力、头痛、多汗、肌肉疼痛、肢端疼痛等;20%-30%病人有皮肤损害,如痛性红斑性皮下结节;还有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及其他系统(如心脏)损害。

一、治疗方法:

1.糖皮质激素是本病首选药物。

2.免疫抑制剂,常与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如与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可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必要时用霉酚酸酯,同时要使用抗病毒药物。

3.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可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或血浆置换。

二、预后:未经治疗的PAN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仅13%。

三、预防措施:应积极防止感染,做好乙肝疫苗接种工作,有效防止乙肝病毒感染,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如咽峡炎、扁桃体炎)以减少本病发生。

总之,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危害较大的疾病,需要重视其治疗、预后和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