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传因素|遗传对孩子身高起重要作用,约70%的身高变异由遗传决定,父母的身高情况会传递给子女,但并非绝对,后天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高潜力的发挥。二、营养因素|1.蛋白质:是骨骼和肌肉生长的关键原料,像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会阻碍身高增长;2.钙:为骨骼主要构成成分,奶制品、豆制品、虾皮等是钙的良好来源,钙缺乏会影响骨骼正常发育;3.维生素D:能促进钙的吸收,深海鱼、动物肝脏等食物富含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钙吸收障碍,进而影响身高。三、睡眠因素|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分泌旺盛,尤其是深睡眠阶段,学龄前儿童需保证12~14小时睡眠时间,小学生10~12小时,中学生8~10小时,睡眠不足会使生长激素分泌减少,不利于长高。四、运动因素|适当的纵向运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可刺激骨骼生长,促进血液循环,利于骨骼对营养物质的吸收,长期缺乏运动易致身高增长缓慢。五、内分泌因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等内分泌激素对身高起重要作用,例如生长激素缺乏症会引发身材矮小,甲状腺功能减退也会影响身高发育,内分泌异常需及时就医诊治。六、疾病因素|某些慢性疾病如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肾病等会干扰孩子生长发育,导致身高低于正常水平,患病时需积极治疗原发病以促进正常生长。七、心理因素|长期精神压力大、焦虑等不良情绪可影响孩子内分泌功能,进而干扰身高增长,家长应营造良好家庭氛围,让孩子保持愉悦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