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理性因素
(一)睡眠姿势影响
1.年龄因素:对于儿童来说,睡眠时如果长时间压迫手部,由于儿童新陈代谢相对旺盛,血液循环相对较快,可能更容易出现手肿情况;成年人若睡眠时长期保持不良姿势,如手臂长时间处于下垂或扭曲状态,也会影响手部血液循环,导致早上起床手肿。例如,一些习惯侧睡且经常压迫一侧手部的人,早上起来该侧手部肿胀的概率相对较高。
2.生活方式:睡前大量饮水的人群,夜间水分代谢相对缓慢,水分可能在手部组织间隙潴留,晨起出现手肿。这在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尤其对于本身肾功能稍有减退的中老年人,睡前大量饮水更易导致水分潴留引发手肿。
二、病理性因素
(一)类风湿关节炎
1.年龄与性别:多见于中年女性,儿童也可能发病。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会导致关节滑膜炎症。炎症会引起手部小关节肿胀,通常是对称性的,除了早上起床手肿外,还可能伴有关节疼痛、僵硬,一般持续时间较长,活动后可稍有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关节可能出现畸形。研究表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体内存在异常的免疫反应,攻击关节滑膜,导致炎症介质释放,引起手部肿胀等一系列症状。
2.病史影响:有类风湿关节炎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且如果既往有明确的关节炎症发作病史,在病情活动期更容易出现早上起床手肿的情况。
(二)骨性关节炎
1.年龄因素:多见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手部关节软骨逐渐磨损、退化。手部关节软骨磨损后,关节间隙变窄,骨质增生等情况出现,会导致关节肿胀,早上起床时由于夜间关节活动减少,炎症反应相对积聚,手肿可能较为明显。例如,50岁以上人群患骨性关节炎的概率明显增加,手部关节受累时早上手肿是常见表现之一。
2.生活方式:长期从事手部重复性劳作的人群,如手工劳动者、钢琴演奏者等,手部关节磨损加速,更容易引发骨性关节炎导致手肿。
(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年龄与性别: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相对多见。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会引起黏液性水肿,手部也可能出现肿胀,早上起床时手肿可能较为明显,还常伴有乏力、怕冷、皮肤干燥等表现。研究发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导致水钠代谢紊乱和黏多糖沉积,从而引起组织肿胀。
2.病史影响:有甲状腺疾病既往史,如曾接受甲状腺手术、放射性碘治疗等,或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导致手肿的风险增加。
(四)心功能不全
1.年龄因素:多见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心脏功能逐渐衰退。心功能不全时,心脏泵血功能减弱,体循环淤血,手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手部肿胀,早上起床时由于夜间平卧,回心血量相对增加,手肿可能更明显。例如,70岁以上患有冠心病等基础心脏疾病的老年人,发生心功能不全的概率较高,出现早上手肿的情况较常见。
2.病史影响:有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脏病史的人群,心功能不全的发生风险增加,进而更容易出现早上起床手肿的症状。
(五)肾功能不全
1.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老年人肾功能减退相对更常见。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排泄水分和代谢废物的能力下降,体内水钠潴留,会引起手部水肿,早上起床时手肿可能是早期表现之一,还可能伴有下肢水肿、蛋白尿等表现。例如,一些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的老年人,随着病情进展到肾功能不全阶段,会出现水钠潴留导致手肿。
2.病史影响:有肾脏疾病既往史,如慢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若病情控制不佳,容易发展为肾功能不全,从而出现手肿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