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提示病情有恶化风险,可能发展为胃癌。其成因包括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返流等,需对症治疗。

一、不良饮食习惯:

1.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比如经常不吃早餐、暴饮暴食、大量饮酒、吸烟、服用某些药物等行为,均会损伤胃黏膜,导致胃酸分泌过多,从而增加慢性胃炎合并肠化生的几率。

2.患者应养成良好饮食习惯,按时三餐,多吃易消化食物,避免过热、过冷、辛辣刺激食物。同时可遵医嘱服用护胃药物,如铝镁加混悬液、铝碳酸镁等。

二、幽门螺杆菌感染: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重要原因。其会诱发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使患者出现反酸、嗳气、腹胀、腹痛等不适症状。

2.此类患者一般可遵医嘱采用药物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服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奥美拉唑、胶体果胶铋等。服用一定疗程后可做碳13呼气试验复查。若胃镜下发现较大炎性息肉,可进行内镜下电切治疗。

三、胆汁返流:

1.胆汁返流是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的常见成因。正常情况下十二指肠液和胆汁会顺胃部方向流动以助消化,但幽门功能不全或做过胃部幽门手术时,可能导致十二指肠内胆汁和消化液倒灌至胃中造成刺激,引发炎症,进而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长期如此会促使胃黏膜发生肠上皮化生。

2.治疗上患者可遵医嘱使用铝碳酸镁、硫糖铝等保护胃黏膜,使用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促进胃动力,也可服用乌贝散或通过针灸足三里、中脘、脾俞、胃俞等进行治疗。

总之,慢性中度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的患者,应明确病因并针对性治疗,同时要注意日常生活中的胃部保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