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肌肉骨骼相关原因
1.腰肌劳损
-成因:男性若长期从事久坐、久站或重体力劳动等工作,腰部肌肉容易处于紧张状态,久而久之可引发腰肌劳损。例如长时间伏案工作的办公室男性,腰部肌肉持续处于收缩状态,代谢产物堆积,容易导致腰肌劳损,出现后腰酸痛。年龄方面,中青年男性相对更易因工作生活方式因素患腰肌劳损,随着年龄增长,肌肉、韧带等组织的弹性和修复能力逐渐下降,老年男性也可能因退变出现类似情况,但发病机制和诱因与中青年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上,缺乏运动、长期不良坐姿等都可能增加风险。
-表现:主要表现为腰部隐痛反复发作,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可伴随腰部肌肉紧张、压痛等。
2.腰椎间盘突出症
-成因:椎间盘退变是基本因素,男性由于工作中腰部承受的压力较大,如经常搬抬重物等,容易导致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从而引起后腰酸痛,常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年龄上,20-50岁的男性高发,此年龄段男性活动量较大,腰椎间盘承受的应力相对较高。生活方式中,长期弯腰劳作、腰部外伤史等是重要诱因。
-表现:除后腰酸痛外,典型表现为下肢放射性疼痛,疼痛可沿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外侧直至足部放射,咳嗽、打喷嚏等腹压增加时疼痛可加重。
3.腰椎骨质增生
-成因:随着年龄增长,腰椎会发生退变,出现骨质增生,男性到中老年后发病率逐渐增加。此外,长期腰部劳损、外伤等因素也可促进骨质增生的形成。年龄是重要因素,中老年男性由于机体退变,腰椎骨质增生较为常见。生活方式上,长期过度使用腰部的男性更容易促使骨质增生发生。
-表现:腰椎骨质增生可刺激周围的软组织,引起后腰酸痛,疼痛可在晨起时较明显,活动后稍有缓解,但活动过多时又加重。
二、泌尿系统相关原因
1.肾结石
-成因:男性肾结石的形成与代谢异常、饮食、生活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尿液中某些成分浓度过高,如钙、草酸、尿酸等,可析出形成结晶,逐渐聚积成结石。男性相比女性更易患肾结石,可能与男性的代谢特点、饮水量等因素有关。年龄上,中青年男性相对多见。生活方式中,饮水过少、高嘌呤饮食、长期久坐等都可能增加肾结石的发病风险。
-表现:后腰或侧腰部突发剧烈绞痛,疼痛可向会阴部放射,同时可伴有血尿,尿液颜色可呈红色或粉红色,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
2.输尿管结石
-成因:大多是由肾结石下移至输尿管所致。男性输尿管结石的形成原因与肾结石类似,尿液成分异常等是主要诱因。年龄分布上与肾结石相似,中青年男性多见。生活方式上,同样与饮水少、饮食等因素相关。
-表现:后腰或腹部绞痛,疼痛性质较为剧烈,可向同侧下腹部、腹股沟及会阴部放射,伴有血尿,患者常因疼痛难以忍受而辗转不安。
三、其他原因
1.强直性脊柱炎
-成因: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男性发病率相对女性较高,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等因素有关。年轻男性多发,尤其是16-30岁的男性。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居住在潮湿、寒冷环境中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表现:主要表现为下腰部或骶髂部疼痛,呈隐匿性、逐渐加重,可伴有晨僵,活动后症状可缓解,病情严重时可出现脊柱畸形。
2.肾脏疾病
-成因:如肾炎等肾脏疾病,男性也可患病。肾炎的发生可能与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年龄上,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感染等可诱发肾炎,导致后腰酸痛。
-表现:除后腰酸痛外,可伴有蛋白尿、水肿等表现,水肿可出现在眼睑、颜面、下肢等部位,尿液中可出现泡沫增多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