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期间怀孕生孩子的影响需从多方面考量
对母亲的影响
妊娠期间甲亢病情变化风险:甲亢患者在妊娠期间,体内激素水平变化较大,可能导致甲亢病情加重或减轻。例如,妊娠前三个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可能刺激甲状腺分泌更多甲状腺激素,使甲亢症状加剧;而到了妊娠中晚期,激素水平相对稳定后,病情可能会有所波动。如果甲亢控制不佳,母亲可能出现心悸、多汗、体重不适当增加等情况,还可能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因为甲亢会使血管收缩功能异常等,影响血压调节。
分娩时的风险:甲亢患者在分娩时,由于身体处于高代谢状态,对手术和分娩的耐受性可能较差。例如,在分娩过程中,可能更容易出现宫缩乏力,导致产程延长;同时,产后出血的风险也可能增加,因为高代谢状态下身体的凝血功能等可能受到一定影响。
对胎儿的影响
流产、早产风险:甲亢未良好控制时,胎儿流产、早产的风险会升高。这是因为过高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影响胎盘的血液供应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环境,导致胎儿在子宫内的稳定性下降。研究表明,未经治疗的甲亢孕妇流产率可高达20%左右,早产率也明显高于正常孕妇群体。
胎儿生长发育受限:胎儿在母体内需要正常的甲状腺激素环境来进行生长发育,包括神经系统和骨骼系统的发育。甲亢母亲体内过高的甲状腺激素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出生体重低于正常孕周的胎儿。例如,胎儿的身长、体重等指标可能低于同孕周健康孕妇所生胎儿。
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风险:母亲的甲亢情况可能会传递给新生儿,导致新生儿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如果母亲在孕期甲亢控制良好,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的风险相对较低;但如果控制不佳,新生儿出生后可能短期内出现甲亢表现,如烦躁、多汗、心动过速等,或者后期出现甲减表现,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
对于有甲亢病史且怀孕的女性,在孕期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根据甲状腺功能指标调整治疗方案,一般会使用丙硫氧嘧啶等药物(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来控制甲亢病情,同时要定期进行产检,监测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在分娩后,也需要继续监测母亲和新生儿的甲状腺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同时,这类女性在整个孕期和产后都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避免过度劳累等,以最大程度降低甲亢对母亲和胎儿的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