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母亲的影响
(一)甲亢病情可能的变化
甲亢期间怀孕,母亲的甲亢病情有可能出现波动。在妊娠早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升高,可能会刺激甲状腺分泌更多甲状腺激素,导致甲亢症状加重;而在妊娠中晚期,身体的代谢变化等因素也可能影响甲状腺功能。有研究表明,约有15%-25%的甲亢孕妇在孕期甲亢病情会加重,需要密切监测甲状腺功能指标,如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水平。
(二)妊娠相关并发症风险增加
甲亢孕妇发生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风险较正常孕妇高。因为甲亢会导致血管收缩功能异常等,再加上妊娠期间的生理变化,使得血压调控机制受到影响。同时,甲亢还可能增加孕妇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由于甲亢时心脏处于高动力状态,妊娠进一步加重了心脏的负担,据统计,甲亢孕妇发生心力衰竭的概率比正常孕妇高2-3倍。
二、对胎儿的影响
(一)流产、早产风险升高
甲亢会影响胎盘的功能和胎儿的生长发育环境,从而增加流产和早产的风险。研究发现,甲亢孕妇的流产率可达到10%-20%,明显高于正常孕妇。早产的风险也会增加,可能与甲亢导致的子宫兴奋性增高等因素有关。
(二)胎儿生长受限
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可能受到影响,表现为胎儿体重低于同孕周正常胎儿。这是因为甲亢时母亲体内高代谢状态使得营养物质不能有效地供应给胎儿,影响了胎儿的营养摄取和生长发育过程。有数据显示,约30%的甲亢孕妇所生胎儿存在生长受限的情况。
(三)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异常风险
新生儿可能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的情况。如果母亲在孕期甲亢控制不佳,胎儿在宫内暴露于高甲状腺激素环境,出生后可能出现新生儿甲亢;而如果母亲在孕期应用抗甲状腺药物剂量不当等,也可能导致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例如,母亲孕期使用丙硫氧嘧啶等药物剂量过大时,就可能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导致新生儿甲减。
三、特殊人群情况及注意事项
(一)年龄因素
对于育龄期患有甲亢的女性,在计划怀孕前应将甲状腺功能控制在正常范围。因为如果甲亢未控制就怀孕,对母亲和胎儿的不良影响更为显著。对于年龄较大的甲亢孕妇,由于自身身体机能相对下降,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能更高,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母亲的甲状腺功能、血压、心功能等指标,以及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
(二)性别因素
从性别角度看,母亲的甲亢对胎儿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不存在因胎儿性别的差异而有不同的影响机制,但在孕期监测和管理上,需要综合考虑母亲和胎儿的整体状况。
(三)生活方式因素
甲亢孕妇在孕期应保持合理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同时,要注意饮食均衡,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尤其是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的合理供给,以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求。避免摄入过多含碘的食物,因为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过多碘摄入可能加重甲亢病情,但也不能过度限碘,要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合理安排饮食中的碘含量。
(四)病史因素
如果孕妇有既往甲亢病史,在孕期需要回顾既往甲亢的治疗情况等病史。例如,既往采用过放射性碘治疗甲亢的孕妇,一般不建议立即怀孕,因为放射性碘可能对胎儿有潜在的不良影响;而既往采用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甲亢的孕妇,在孕期需要根据甲状腺功能调整药物剂量,同时密切监测药物对胎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