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类药膏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相关的细胞因子、介质等发挥抗炎、抗过敏等作用。
常见药物举例及特点:
-氢化可的松乳膏:属于中效糖皮质激素,适用于轻度的皮肤过敏,如接触性皮炎、湿疹等引起的瘙痒、红肿等症状。其抗炎作用较强,能缓解过敏导致的炎症反应,但长期大量使用可能会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不良反应,儿童使用时需谨慎,婴儿尤其要避免大面积长期使用。
-地塞米松乳膏:强效糖皮质激素,抗炎作用比氢化可的松更强,可用于缓解较严重的皮肤过敏症状,但由于强效,更易引起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一般不建议长期大面积使用,儿童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权衡利弊。
-糠酸莫米松乳膏:中效糖皮质激素,局部外用安全性相对较好,适用于儿童及成人的皮肤过敏,如湿疹、神经性皮炎等引起的瘙痒等,其引起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的风险相对较低,但也不建议长期使用。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类药膏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T细胞活化等免疫反应相关途径来发挥抗炎作用,适用于不宜使用糖皮质激素的部位或对糖皮质激素疗效不佳的情况。
常见药物举例及特点:
-他克莫司软膏:分为0.03%和0.1%两种浓度,适用于中到重度特应性皮炎等皮肤过敏相关疾病。对于儿童患者,0.03%浓度的他克莫司软膏可考虑使用,但使用初期可能会有局部短暂的灼热、瘙痒等刺激症状,一般会逐渐缓解。成人使用0.1%浓度。
-吡美莫司乳膏:适用于无免疫受损的2岁及2岁以上轻度至中度异位性皮炎(湿疹的一种类型,属于皮肤过敏相关疾病)患者。可短期或长期间歇性治疗,使用时局部可能出现轻度和一过性的反应,如烧灼感等,但通常较轻微。
抗组胺类药膏
作用机制: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过敏引起的瘙痒等症状。
常见药物举例及特点:
-苯海拉明乳膏:可缓解皮肤过敏引起的瘙痒症状,但其可能引起嗜睡等不良反应,使用后应避免驾驶或操作机械等。儿童使用需谨慎,婴儿不建议使用。
-氯雷他定乳膏:相对来说全身不良反应较少,可用于缓解皮肤过敏导致的瘙痒等,儿童使用需根据年龄和体重等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在选择皮肤过敏药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过敏部位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儿童皮肤较娇嫩,应优先选择相对温和、不良反应少的药物;成人则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强度的药膏。同时,使用药膏时应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部位,若使用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