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周围有小颗粒凸起怎么回事

生理性因素

青春期发育:青春期女性乳房开始发育,乳房周围可能出现小颗粒凸起,这是乳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在雌激素等激素的作用下,乳腺导管和腺泡增生,导致乳房周围出现一些小的隆起或颗粒感,一般随着青春期发育成熟会逐渐稳定,不同个体青春期开始时间和发育速度有差异,一般在9-13岁左右开始青春期发育。

蒙氏结节:蒙氏结节位于乳晕的外周部分,是蒙哥马利腺导管开口处隆突而成。蒙氏结节可分泌油脂,起到保护乳头和乳晕的作用,在孕期和哺乳期会更加明显,非孕期也可能存在,一般女性都可能有蒙氏结节,其大小和明显程度因人而异,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病理性因素

皮脂腺异位症:这是由于皮脂腺生理变异而发生在唇部、口腔黏膜及外生殖器部位增生性病变。发生在乳房周围时,可表现为针头大小、孤立的、稍隆起的黄白色小颗粒,一般无自觉症状,多在青春期后出现,可能与局部刺激、内分泌因素等有关,该疾病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若患者有美观需求可考虑进行激光等治疗。

毛囊炎:乳房周围皮肤的毛囊受到细菌感染时可引发毛囊炎,表现为以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有时顶部有白色脓疱,可伴有疼痛或瘙痒。多因局部皮肤清洁不当、搔抓等导致细菌侵入毛囊引起,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发生,免疫力较低者、油性皮肤人群相对更易出现,例如长期出汗且未及时清洁乳房周围皮肤的人。

湿疹:乳房周围皮肤发生湿疹时,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等多形性皮疹,伴有瘙痒。湿疹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过敏体质、接触过敏原(如内衣材质过敏等)、局部潮湿、精神因素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过敏体质人群更易罹患,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也可能诱发湿疹。

传染性软疣: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引起,可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或自身接种。表现为半球形丘疹,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可挤出乳酪样物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在公共浴室、游泳池等公共场所容易被传染。

当发现乳房周围有小颗粒凸起时,首先要观察颗粒的形态、大小、数量、有无伴随症状(如疼痛、瘙痒、红肿等)。如果颗粒长期无变化、无不适症状,生理性因素可能性大;如果伴有不适症状或颗粒有变化,应及时就医,通过医生的体格检查、必要的辅助检查等明确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于儿童乳房周围出现小颗粒凸起,家长要更加留意,因为儿童的情况可能有其特殊性,如是否有异常的激素水平变化等,必要时寻求儿科或乳腺专科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