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hp值阳性的含义
胃镜检查中hp值阳性通常指的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感染呈阳性。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定植在胃黏膜组织中的革兰氏阴性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情况
感染的普遍性:幽门螺杆菌在全球范围内感染率较高,在我国一般人群中的感染率约为50%-70%左右。不同年龄、性别人群感染率有一定差异,一般来说,年龄越大感染率有上升趋势,男性和女性感染率无显著的绝对差异,但可能与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比如共餐等生活方式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传播。
与疾病的关联
-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的病因,感染后可引起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腹胀、嗳气等非特异性症状。
-消化性溃疡:约90%的十二指肠溃疡和80%左右的胃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幽门螺杆菌可以破坏胃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修复机制,导致溃疡的形成。
-胃癌:幽门螺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生物致癌因子,长期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增加胃癌发生的风险,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持续刺激胃黏膜,可逐渐引发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恶变等过程。
进一步检查及处理建议
呼气试验等辅助检查:如果胃镜检查发现hp值阳性,通常还需要进一步通过尿素呼气试验等其他检查来明确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状态及感染程度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谨慎处理,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药物的选择和安全性需要特别考量。如果儿童有相关消化道症状且幽门螺杆菌阳性,需要在医生评估后,权衡治疗的获益和风险来决定是否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一般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非药物干预如改善饮食卫生等可能是首先考虑的,而对于符合治疗指征的儿童,会选择相对安全的药物方案。
-老年人:老年人幽门螺杆菌感染如果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时,需要充分评估药物与基础疾病治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情况。比如某些抗生素可能与老年人正在服用的药物存在相互作用,需要医生综合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老年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出现的消化道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更加细致地观察和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