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液脓血便常见于什么疾病

黏液脓血便通常可见于多种肠道疾病,如细菌性急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细菌性痢疾等。

一、细菌性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的情况居多,多数在进食后数小时内发病,起病很急。其表现为上吐下泻,腹痛多集中在上中腹,呕吐物往往是进食的不洁食物,腹泻轻者每日数次,严重者每日可达数十次。如果是侵袭性细菌感染者,因肠道黏膜被破坏,可出现黏液脓血便。

二、慢性结肠炎:多数慢性结肠炎起病较为缓慢,症状常常反复发作,病程较长且难以痊愈。患者常见的表现有腹痛、腹泻,还会有黏液便、脓血便、便秘与腹泻交替发作等情况。

三、克罗恩病:当病变累及乙状结肠或直肠、肛门时,会有里急后重的症状以及黏液脓血便出现。

四、溃疡性结肠炎:这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多呈现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具体表现为间断性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以及里急后重等。

五、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由于细菌感染导致了直肠、乙状结肠的炎症及溃疡,患者会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主要症状,大便呈现为黏液脓血便。

总结:黏液脓血便与多种肠道疾病相关,不同疾病在症状表现上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各自特点,需仔细辨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