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的区别是什么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疼痛特点:

不稳定型心绞痛:疼痛更剧烈,常为压榨性、紧缩性,有时伴有濒死感。

稳定型心绞痛:疼痛相对较轻,多为闷痛、隐痛。

2.发作诱因: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诱因不明显,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稳定型心绞痛:常因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寒冷等因素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

3.疼痛持续时间:

不稳定型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较长,可数小时或更长。

稳定型心绞痛:疼痛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数分钟至十余分钟。

4.发作频率: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在休息或睡眠时也可发生。

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相对稳定。

5.心肌梗死风险:

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较高。

稳定型心绞痛: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相对较低。

6.检查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可出现ST段压低、T波倒置等心肌缺血改变,心肌酶谱可有升高。

稳定型心绞痛:心电图多无明显改变,心肌酶谱正常。

7.治疗方法:

不稳定型心绞痛:需要积极治疗,包括卧床休息、吸氧、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扩冠等。

稳定型心绞痛:可采用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也可考虑介入治疗或搭桥手术。

需要注意的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病情较为严重,如不及时治疗,可能进展为心肌梗死。因此,一旦出现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应立即就医,接受规范治疗。同时,患者应遵医嘱服药,避免劳累、情绪激动等诱因,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