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可能的原因
(一)咽喉部本身的病变
1.炎症
-急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多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炎症会导致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患者在吞口水时就会感觉有东西堵着。慢性咽炎则可能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长期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等因素引起,咽喉部黏膜处于慢性炎症状态,也会有异物感。例如,一项研究显示,长期吸烟人群中慢性咽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且常伴有吞口水时咽喉部异物感。
-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多由病原微生物,如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感染引起,扁桃体肿大,可导致咽喉部堵塞感。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所致,扁桃体隐窝内有大量的细菌、病毒及代谢产物,刺激咽喉部,引起异物感。
2.新生物
-咽喉部的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多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肿瘤生长在咽喉部,会占据空间,导致吞口水时有异物感。咽喉部的恶性肿瘤,如喉癌、下咽癌等,早期可能就表现为咽喉部异物感,随着肿瘤的增大,异物感会逐渐加重,还可能伴有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症状。例如,喉癌患者中约有部分人首发症状是咽喉部异物感。
(二)邻近器官的病变
1.鼻部疾病
-鼻窦炎:鼻窦与咽喉部通过鼻窦开口相连,鼻窦炎时,鼻窦内分泌物增多,可倒流至咽喉部,刺激咽喉部黏膜,引起异物感。尤其是后组鼻窦炎,分泌物更容易倒流至咽喉,导致吞口水时感觉有东西堵着。例如,临床观察发现,很多鼻窦炎患者同时伴有咽喉部异物感,经治疗鼻窦炎后,咽喉部异物感也会减轻。
2.食管疾病
-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由于胃酸反流至食管,刺激食管黏膜,引起食管炎症。胃酸反流至咽喉部时,会刺激咽喉部黏膜,导致咽喉部异物感。患者除了有吞口水时的异物感外,还可能伴有烧心、反酸等症状。一项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约有相当比例存在咽喉部异物感。
-食管肿瘤:食管肿瘤如食管癌,早期可能表现为吞咽不适,包括吞口水时感觉有东西堵着,随着病情进展,吞咽困难会逐渐加重。
二、相关检查
(一)体格检查
1.咽喉部检查
-医生会用压舌板检查咽部,观察咽部黏膜是否充血、肿胀,有无新生物、扁桃体大小及有无脓性分泌物等。例如,检查慢性咽炎时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表现;检查扁桃体炎时可见扁桃体红肿,有脓性分泌物等。
2.颈部检查
-检查颈部有无肿块、淋巴结肿大等情况,因为颈部的一些病变也可能影响咽喉部,导致异物感。比如甲状腺肿大,尤其是甲状腺峡部肿大时,可能会压迫咽喉部,引起异物感。
(二)辅助检查
1.喉镜检查
-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咽喉部的情况,包括声带、会厌、喉部黏膜等有无病变。例如,通过喉镜可以发现喉部的乳头状瘤、喉癌等病变,对于明确咽喉部异物感的原因很有帮助。
2.鼻窦CT
-如果怀疑鼻部疾病导致咽喉部异物感,鼻窦CT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鼻窦的结构,有无炎症、积液、新生物等情况。比如,通过鼻窦CT可以明确鼻窦炎的严重程度,鼻窦内是否有息肉等新生物。
3.胃镜检查
-对于怀疑食管疾病引起咽喉部异物感的患者,胃镜检查是非常重要的。胃镜可以直接观察食管黏膜的情况,有无炎症、溃疡、肿瘤等病变。例如,通过胃镜可以明确是否患有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等疾病。
三、应对措施
(一)一般人群
1.调整生活方式
-保持口腔清洁,饭后漱口,早晚刷牙。避免过度用嗓,减少长时间说话、大声喊叫等。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饮酒会刺激咽喉部黏膜,加重异物感。改善居住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避免空气污染。
2.针对病因治疗
-如果是炎症引起,如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可适当休息,多饮水,一般可自行恢复;细菌感染引起的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是鼻窦炎引起,根据病情可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能需要鼻窦穿刺引流或手术治疗。如果是反流性食管炎引起,需要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同时注意饮食,避免进食过饱、睡前不宜进食等。
(二)特殊人群
1.儿童
-儿童出现吞口水时喉咙有东西堵着的情况,要特别注意。儿童咽喉部异物感可能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等有关。要注意观察儿童的一般情况,如有无发热、咳嗽等伴随症状。儿童用药需谨慎,优先选择非药物干预,如保持室内湿度适宜,让儿童多饮水等。如果怀疑有扁桃体炎等情况,要及时就医,由医生判断是否需要使用药物治疗,避免自行给低龄儿童使用不适合的药物。
2.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这种情况,要考虑多种可能的病因,如咽喉部肿瘤、食管肿瘤等相对更需警惕。要详细询问老年人的病史,如是否有长期吸烟史、饮酒史等。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在检查和治疗时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对于可能的食管肿瘤等情况,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相关检查,如胃镜等,以便早期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同时,老年人在生活方式调整上要更加注重,如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刺激性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