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局部卫生因素
月经过期时,阴道会有血液、分泌物等残留物质,若未能及时进行外阴清洁,局部环境容易滋生细菌等微生物,细菌的刺激可引发外阴瘙痒。尤其在月经期间,卫生巾更换不及时,会加重局部潮湿且受分泌物刺激的情况,增加瘙痒发生的风险。对于青春期女性,由于其生理结构相对特殊,加之卫生防护意识可能相对较弱,更易因局部卫生不佳出现月经过后痒痒的情况;育龄女性若经期卫生习惯不良,也易受此影响。
二、卫生巾过敏
部分女性的皮肤较为敏感,对卫生巾的材质(如某些化纤材质、香料等添加剂)会产生过敏反应。在月经期间使用卫生巾,局部皮肤长时间接触致敏物质,月经过后可能仍存在过敏遗留反应,表现为外阴瘙痒。不同年龄阶段的女性均可能发生,育龄女性因日常使用卫生巾频率较高,相对更易出现因卫生巾过敏导致的月经过后瘙痒,选择质量不过关或不适合自身肤质的卫生巾时风险更高。
三、阴道炎相关
1.细菌性阴道炎:月经周期中,阴道内菌群处于动态变化,月经后阴道菌群平衡可能被打破,加德纳菌等厌氧菌过度繁殖,引发细菌性阴道炎,主要症状包括外阴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且有鱼腥臭味等。育龄女性由于性生活、月经等因素影响阴道菌群,是细菌性阴道炎的高发人群,月经过后易受其困扰。
2.霉菌性阴道炎:月经前后,女性阴道内pH值等环境改变,利于白色念珠菌等霉菌繁殖生长,从而引发霉菌性阴道炎,表现为外阴剧烈瘙痒、阴道分泌物呈豆腐渣样等。更年期女性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更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月经过后瘙痒症状可能较为明显。
四、外阴炎因素
经血、阴道分泌物等持续刺激外阴皮肤,若经期卫生不良(如长时间不更换卫生巾、经期盆浴等),易引发外阴炎,导致外阴皮肤瘙痒。各年龄段女性均可发生外阴炎,青春期女性因外阴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皮肤相对娇嫩,加上经期活动较多等,更易出现外阴炎相关的月经过后瘙痒;老年女性由于皮肤萎缩等生理变化,局部抵抗力弱,也易受外阴炎影响出现瘙痒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