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

产后大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

1.子宫收缩乏力:这是产后大出血最常见的原因。胎儿娩出后,子宫肌纤维收缩和缩复,使子宫容积逐渐缩小并压迫血管,起到止血作用。如果子宫收缩乏力,就会导致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孕妇年龄较小、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等,会增加子宫收缩乏力的风险。

症状:子宫松软、轮廓不清,按摩子宫后硬度无明显增加,且阴道出血量多,血色暗红。

2.胎盘因素:胎盘没有完全从子宫壁剥离、胎盘粘连、胎盘植入等情况,都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

高危因素:多次刮宫、剖宫产史、前置胎盘等,会增加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的风险。

症状:胎儿娩出后,胎盘长时间不能娩出,或徒手剥离胎盘时发现胎盘与子宫壁粘连紧密,或剥离后发现胎盘不完整,需要进行清宫。

3.软产道裂伤:分娩过程中,软产道裂伤也可能导致产后大出血。

高危因素:急产、巨大儿、难产等,会增加软产道裂伤的风险。

症状:胎儿娩出后,阴道出血量多,且血色鲜红,伴有会阴裂伤或阴道裂伤。

4.凝血功能障碍:孕妇患有某些疾病,如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抗磷脂综合征等,会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增加产后大出血的风险。

高危因素:孕妇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会增加凝血功能障碍的风险。

症状:除了产后出血外,还可能出现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其他部位的出血。

总之,产后大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孕妇在产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医生会根据孕妇的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分娩方案。在分娩过程中,孕妇应密切配合医生,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医生。产后也应密切观察阴道出血量,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