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大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导致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子宫收缩乏力:
全身因素:产妇精神紧张、过度疲劳、体质虚弱等,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
局部因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子宫肌瘤等,也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
2.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胎盘部分剥离、胎盘嵌顿等,均可导致产后大出血。
胎盘粘连:多次刮宫、子宫内膜炎等,可导致胎盘粘连,影响胎盘娩出,从而引起产后大出血。
3.软产道裂伤:
会阴侧切:侧切时止血不彻底,可导致产后大出血。
胎儿过大:胎儿娩出时,可导致软产道裂伤,引起产后大出血。
4.凝血功能障碍:
产妇本身患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引起产后大出血。
产程过长:产程过长,可导致产妇体力消耗过多,引起凝血功能障碍,导致产后大出血。
总之,产后大出血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情况,一旦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同时,产妇在分娩前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以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