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清洗原则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日常清洗外阴时应选用清水,水温保持在30~40℃较为适宜,每日清洗1次即可,避免过度清洗。过度清洗会破坏阴道内正常的酸碱平衡及菌群环境,反而利于霉菌滋生。清洗方式需采用轻柔的冲洗或擦拭,从前往后进行,防止肛门部位的细菌污染阴道。
二、特殊人群清洗注意事项
(一)孕妇
孕妇由于孕期激素水平变化,阴道环境易受影响,清洗外阴时同样建议使用清水,避免使用含有药物成分或刺激性较强的洗液。清洗过程要轻柔,防止因外力刺激引发不适或影响孕期健康。同时,需保持外阴干燥,选择棉质、宽松的内裤并勤换,清洗后的内裤建议在阳光下暴晒以辅助杀菌。
(二)儿童
低龄儿童发生霉菌性阴道炎相对少见,若确有相关情况,清洗时应格外轻柔,使用温水清洗外阴,不可使用成人洗液等刺激性产品,且需在家长监护下进行,避免儿童自行不当操作导致损伤。
三、清洗与治疗的关系
单纯清洗外阴不能替代规范治疗,若出现霉菌性阴道炎相关症状,如外阴瘙痒、白带呈豆腐渣样等,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真菌等规范治疗。清洗仅为日常护理的一部分,配合医疗干预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