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产中创伤及一些遗传疾病都可能致使新生儿颅内出血,且因早产引发的病例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专家指出,防止早产和避免窒息是有效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键措施,具体如下:
一、
1.做好孕妇保健工作极为重要,要避免早产,提升产科技术,减少新生儿窒息和产伤。对于有出血性疾病的孕妇,需及时给予治疗。孕妇要绝对卧床以降低子宫收缩,还可使用如羟苄麻黄碱等拟β-肾上腺素能类药物来推迟分娩。
2.提高医护质量,规避各种可能引发医源性颅内出血的因素。在产程中要对胎儿进行严密监护,一旦发现宫内缺氧及出生时窒息,必须立刻抢救。分娩时应尽量避免产伤,必要时采取剖宫产。
3.对于可能早产的孕妇,适宜在分娩前3天应用地塞米松,这样可以促进肺成熟并降低呼吸窒息综合征的风险。同时,为预防出血倾向,可在分娩前10小时缓慢静注苯巴50mg,并在产前4至15小时顿服维生素K15至30mg。
二、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孕妇或新生儿预防性给予引朵美辛、止血敏、VitE等药物能预防生发基质—脑室内出血的发生。
总之,通过做好孕妇保健、提高医护质量等措施,能有效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