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处理
1.冷敷:磕到头起包后,在24小时内通常建议进行冷敷。可以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起包的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隔2-3小时冷敷一次。冷敷的原理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局部的血液循环,从而减轻肿胀和疼痛。对于儿童来说,要注意控制冰袋与皮肤的接触时间,避免冻伤,可以用毛巾包裹冰袋后再进行冷敷。
2.观察症状:在磕到头起包后,无论是否进行冷敷,都要密切观察受伤者的症状。要注意是否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嗜睡、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的情况,要及时就医,因为可能存在颅内损伤等较严重的情况。例如,对于婴幼儿,由于其表达能力有限,更要仔细观察其精神状态和进食情况等。
二、后期处理
1.热敷:受伤24小时后,可以考虑进行热敷。热敷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肿胀的消退。同样可以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皮肤,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
2.药物辅助(非药物优先):一般情况下,不首先推荐药物治疗,但如果肿胀疼痛较明显,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具有消肿止痛作用的外用药物,但要特别注意儿童的使用,避免使用不适合儿童的药物。例如,对于年龄较大的儿童或成人,如果肿胀疼痛影响生活,可以考虑使用云南白药气雾剂等,但使用前要仔细阅读说明书,遵循相关注意事项。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磕到头起包后更要谨慎处理。在冷敷和热敷时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时间,避免冻伤或烫伤。同时,要密切观察儿童的精神状态、有无呕吐等情况,因为儿童头部受伤后颅内损伤的表现可能不典型。如果儿童磕到头后起包,且出现频繁呕吐、意识改变等情况,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头颅CT等检查,以排除颅内出血等严重问题。
2.老年人:老年人磕到头起包后,由于其身体机能下降,恢复能力较弱,而且可能存在潜在的基础疾病。在处理时,除了按照上述早期冷敷、后期热敷等常规方法外,更要密切观察老年人的症状变化。因为老年人可能合并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头部受伤后更容易出现颅内并发症。如果老年人磕到头起包后出现头痛加重、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等情况,应尽快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