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尿剂
1.作用原理: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少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尤其对低压高(舒张压高)有较好的降低作用。例如氢氯噻嗪,它能抑制肾小管对钠和氯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进而发挥降压作用。有研究表明,应用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可有效降低舒张压。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及伴有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但对于痛风患者应慎用,因为氢氯噻嗪可能会引起血尿酸升高,诱发痛风发作;糖尿病患者使用时也需谨慎,可能会影响血糖代谢。
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1.作用原理: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减少血管紧张素Ⅱ的生成,从而舒张血管,降低血压。常见药物如卡托普利,它能阻止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对降低舒张压效果显著。多项临床研究显示,卡托普利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水平。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各种程度的高血压,尤其对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糖尿病肾病等并发症的患者较为适用。但妊娠妇女禁用,因为此类药物可能会导致胎儿畸形;高钾血症患者也不宜使用,因为ACEI可能会使血钾进一步升高。
三、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
1.作用原理:选择性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与受体的结合,从而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作用,降低血压。例如氯沙坦,它能特异性地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收缩血管、促进醛固酮分泌等作用,从而降低血压,对舒张压的降低效果确切。临床研究发现,氯沙坦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范围与ACEI类似,可用于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对于不能耐受ACEI干咳副作用的患者,可选用ARB类药物。妊娠妇女同样禁用,因为其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高钾血症患者也需避免使用。
四、钙通道阻滞剂(CCB)
1.作用原理:抑制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使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像硝苯地平,它能阻止细胞外钙离子跨膜进入血管平滑肌细胞内,使血管扩张,外周阻力降低,从而降低血压,对舒张压的降低有一定作用。有研究证实,硝苯地平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
2.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可用于各种高血压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伴稳定型心绞痛等患者。但短效硝苯地平可能会引起心率加快等不良反应,使用时需注意;心力衰竭患者使用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地尔硫卓)时需谨慎,可能会抑制心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