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钢板不取可以吗

骨折钢板是否取出需综合多因素判断

骨折后钢板是否取出不能一概而论,需综合多种因素考量。

一、可考虑不取出的情况

1.年龄较大或身体状况差者:对于年龄较大,如65岁以上且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身体状况较差,再次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可考虑不取出钢板。因为再次手术可能面临麻醉风险增加、术后恢复慢等问题,而钢板在体内一般不会引起严重不良后果。例如,一位80岁患有严重心肺疾病的骨折患者,钢板固定后骨折已愈合,由于再次手术风险极大,可不取出钢板。

2.钢板位置较深且无不适者:如果钢板位于身体深部,如骨盆等部位的钢板,且患者没有疼痛、感染等不适症状,钢板对周围组织没有产生明显不良影响,可考虑不取出。这是因为深部钢板取出难度大,手术创伤大,而患者无不适时保留钢板对其生活质量影响较小。

二、建议取出的情况

1.儿童患者: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钢板可能会影响骨骼的生长发育。随着儿童骨骼的生长,钢板可能会限制骨骼的长度增长或导致局部骨骼发育异常。例如,儿童前臂骨折使用钢板固定,若不及时取出,可能会影响前臂的正常生长,导致双侧前臂不等长等问题。

2.钢板部位有不适症状者:当钢板所在部位出现疼痛、感染、钢板断裂等不适症状时,通常建议取出钢板。比如钢板部位出现红肿、疼痛,怀疑有感染可能,或者钢板发生断裂,此时必须取出钢板以解决相关问题。

3.钢板位于关节附近者:关节附近的钢板可能会影响关节的活动,导致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例如膝关节附近的钢板,可能会影响膝关节的屈伸活动,长期如此会影响患者的行走等功能,这种情况下建议取出钢板。

总之,骨折钢板是否取出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包括年龄、身体状况、钢板位置、是否有不适症状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估,权衡取出与不取出的风险和获益,为患者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