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皮肤红疹的原因有很多,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
1.湿疹: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皮肤炎症反应,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等,伴有瘙痒。湿疹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和部位,常见于面部、头皮、四肢等。湿疹的治疗主要是外用糖皮质激素乳膏、氧化锌软膏等,同时注意皮肤保湿。如果湿疹严重,需要口服抗组胺药。
2.痱子:由于高温、潮湿环境下出汗过多,导致汗腺导管堵塞,汗液潴留引起的皮肤炎症。痱子好发于夏季,多见于儿童和肥胖者。痱子的治疗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受热、出汗。可以外用痱子粉、炉甘石洗剂等。
3.荨麻疹: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由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荨麻疹的表现为大小不等的风疹块,伴有瘙痒。荨麻疹的治疗主要是去除病因,避免接触过敏原。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
4.手足口病: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传播。手足口病的表现为口腔黏膜、手、足、臀部出现皮疹,可伴有发热、咳嗽、流涕等症状。手足口病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5.幼儿急疹:由人类疱疹病毒6、7型感染引起的婴幼儿期发疹性热病,特点是发热3~5天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分布于颈部及躯干部,一般2~3天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幼儿急疹的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发热时给予退热处理,多喝水,注意休息。
6.药疹:由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等,伴有瘙痒。药疹的治疗主要是停用可疑药物,抗过敏治疗。
7.猩红热: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草莓舌、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疹退后片状脱皮。猩红热的治疗主要是使用青霉素等抗生素,对症治疗。
8.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由EBV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全年均可发病,春秋季多见。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表现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皮疹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
如果小儿出现皮肤红疹,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避免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