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部疼痛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肾脏疾病相关

1.肾小球肾炎:多种原因可引发,如感染(细菌、病毒等感染后)、自身免疫紊乱等。患者除肾部疼痛外,常伴有蛋白尿、血尿、水肿等表现。儿童患肾小球肾炎可能与链球菌感染后免疫反应有关,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成年人则可能因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肾脏而发病。

2.肾盂肾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细菌由尿道上行感染肾盂等部位。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尿道短且直,更易发生肾盂肾炎,性生活、泌尿系统结石等因素可增加患病风险。急性肾盂肾炎患者会出现肾区疼痛、发热、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慢性肾盂肾炎患者肾部疼痛相对较隐匿,可伴有肾功能减退等表现。

3.肾结石:尿液中的某些物质结晶沉积形成结石,移动时可损伤肾盂或输尿管黏膜引起肾部疼痛,疼痛多较剧烈,呈绞痛样,可向会阴部放射。不同年龄人群都可能患肾结石,生活方式中饮水少、高钙饮食等是常见诱因,肥胖人群患肾结石的风险可能相对较高,因为肥胖可能影响尿液成分等。

4.肾囊肿:分为单纯性肾囊肿和遗传性肾囊肿等。单纯性肾囊肿常见于成年人,一般较小的肾囊肿无明显症状,较大的肾囊肿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引起肾部胀痛等不适。遗传性肾囊肿如多囊肾,多有家族遗传史,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可能就开始出现肾脏囊肿,随着病情进展,肾囊肿逐渐增多、增大,可导致肾部疼痛、肾功能逐渐减退等。

二、肾周围组织疾病相关

1.肾周围炎和肾周围脓肿:多由邻近组织感染蔓延所致,如肾皮质感染蔓延至肾周围组织。患者除肾部疼痛外,常伴有高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疼痛可因体位改变而加重等。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抵抗力相对较低,发生肾周围炎和肾周围脓肿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三、其他可能原因

1.肾梗死:肾动脉或其分支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肾组织缺血坏死。常见于有心房颤动等心脏疾病的患者,栓子脱落可栓塞肾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等也可能引起肾动脉狭窄、血栓形成等。患者可出现突发的肾区剧烈疼痛,常伴有血尿等表现。

2.腰部肌肉骨骼问题:虽然不是肾脏本身的疾病,但也可引起类似肾部疼痛的感觉。如腰肌劳损,长期久坐、弯腰工作等人群易患,腰部肌肉慢性损伤导致疼痛,疼痛部位可能与肾区有重叠,但通过休息、按摩等处理腰部肌肉后症状可缓解,而肾脏疾病引起的疼痛一般不会因腰部肌肉处理而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也可能导致腰部及肾区附近疼痛,年龄较大、长期腰部负重的人群更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