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肾脏疾病相关原因
1.肾小球肾炎
-发病机制:多种原因可引起肾小球肾炎,如感染(细菌、病毒等感染后)、自身免疫紊乱等。例如A族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肾小球炎症损伤。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儿童患急性肾小球肾炎相对常见,男性和女性发病无明显绝对差异,但某些特殊类型的肾小球肾炎可能有一定性别或年龄倾向。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劳累、免疫力低下等可能增加发病风险。有链球菌感染病史等人群属于高危病史人群。炎症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患者可出现肾部疼痛,多为腰部酸痛或胀痛。
2.肾盂肾炎
-发病机制: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致病菌可经尿道上行感染肾盂,也可经血行感染等途径。女性由于尿道短而宽,且靠近肛门,更容易发生肾盂肾炎,这是性别因素导致的发病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儿童尤其女婴若不注意会阴卫生等易患肾盂肾炎。生活中不注意个人卫生、憋尿等是常见诱因。病史方面,有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如输尿管畸形等)或有尿道器械检查史等人群易患。炎症刺激肾盂黏膜及周围组织,可引起肾部疼痛,疼痛可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腰部胀痛、刺痛等。
3.肾结石
-发病机制: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例如尿液中某些成分(如钙、草酸、尿酸等)浓度过高,超过饱和度时可结晶析出形成结石。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生活中饮水过少、高钙饮食、长期久坐等生活方式可增加发病风险。有代谢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病史人群易患。结石在肾盂或输尿管内移动时,可损伤尿路黏膜,引起肾部绞痛,疼痛较为剧烈,可放射至下腹部、腹股沟等部位。
二、肾周围组织疾病相关原因
1.肾周围脓肿
-发病机制:多由肾实质感染蔓延至肾周围组织引起,如肾盂肾炎蔓延等。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男性相对多见一些。病史方面,有肾脏感染性疾病病史人群易患。肾周围组织炎症导致局部肿胀、炎症刺激,患者可出现肾部疼痛,疼痛常伴有腰部压痛、叩击痛,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2.肾包膜下血肿
-发病机制:可由外伤(如腰部撞击等)、凝血功能障碍等引起。外伤导致时,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生,男性在从事某些高危职业(如建筑工人等)时受伤风险较高。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如血友病等)病史人群易因轻微损伤发生肾包膜下血肿。血肿压迫肾包膜等结构,可引起肾部疼痛,疼痛程度与血肿大小等有关。
三、其他系统疾病累及肾脏相关原因
1.腰椎疾病
-发病机制: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多见于中老年人,长期久坐、弯腰劳作等生活方式可增加发病风险。男性由于从事体力劳动等因素相对更容易患某些腰椎疾病。腰椎病变可刺激周围神经,疼痛可放射至腰部,类似肾部疼痛,但通过腰椎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可鉴别,肾部本身无病变。
2.腹部脏器疾病
-发病机制:如胆囊炎、胆结石等,疼痛可放射至右侧腰部,容易被误认为肾部疼痛。胆囊炎多见于40岁左右人群,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与高脂饮食等生活方式有关。通过腹部超声等检查可鉴别肾脏本身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