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症状之一,通常由局部因素引起,也可能是某些系统性疾病的口腔表现。
引起牙龈出血的局部原因主要有:
1.菌斑、牙石的局部刺激。菌斑、牙石的聚集,可由食物嵌塞、不良修复体、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等引发,引起牙龈炎症,出现牙龈出血、红肿、胀痛。
2.其他局部刺激因素。如龈乳头炎、牙周炎、龋洞等。
3.局部组织过敏。局部接触过敏原时,引发过敏反应,波及牙龈,使牙龈红肿等。
4.牙龈外伤。如刷牙方法不正确、食物嵌塞等,都可能导致牙龈受外力刺激而出血。
系统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牙龈出血,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从而引起牙龈出血。
治疗牙龈出血,首先要去除局部刺激因素,包括龈上洁治(洗牙)、龈下刮治、根面平整等。如果是局部组织过敏,需要进行脱敏治疗。对于白血病等系统性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此外,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正确刷牙、定期洗牙等,对于预防和治疗牙龈出血也非常重要。
牙龈出血可能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如果经常出现牙龈出血,或者出血量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口腔检查和相关的血液检查,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