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多高才吃降压药

一般人群血压达标启动降压药治疗的标准

一般人群若收缩压(SBP)≥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同时非同日3次测量均达到此水平,需考虑启动降压药治疗。但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合并糖尿病、慢性肾脏病等,血压控制目标更为严格,一般建议收缩压应控制在130mmHg以下,若收缩压≥130mmHg就可考虑启动降压药治疗。例如,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血压应严格控制,当血压≥130/80mmHg时,就应开始降压药物治疗。

年龄因素的影响

老年人:65岁以上老年人收缩压≥150mmHg时可考虑开始降压治疗,若能耐受,可进一步降至140mmHg以下。老年人血压调节功能减退,降压过程中需更平稳,避免血压波动过大。例如,老年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时,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调整剂量,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中青年: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一般要求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若高于此水平且伴有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如吸烟、肥胖、血脂异常等),也应尽早考虑降压药治疗。中青年患者往往工作生活压力大,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大,积极控制血压可减少远期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

肥胖人群: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肥胖患者即使血压未达到上述一般标准,但由于肥胖本身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若血压在130-139/80-89mmHg之间,就应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如减肥、增加运动等,若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后血压仍未达标,就需考虑启动降压药治疗。因为肥胖会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血压,如胰岛素抵抗、交感神经活性增强等。

吸烟饮酒人群: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升高血压,此类人群即使血压刚达到高血压临界值,也应更加严格地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等,若生活方式改善后血压仍不能控制,就应及时启动降压药治疗。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引起血管收缩,饮酒会使交感神经兴奋,增加心输出量,从而升高血压。

病史因素的影响

合并心血管疾病:如已患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的高血压患者,无论血压水平如何,只要没有禁忌证,都应使用降压药物,且血压应控制在更低水平,一般要求收缩压<130mmHg。因为这类患者心血管事件风险极高,严格控制血压可显著改善预后。例如,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积极控制血压能减少心肌缺血发作等不良事件。

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是心血管高危人群,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当血压≥130/80mmHg时就应开始降压药物治疗,同时要严格控制血糖等其他指标,因为高血糖和高血压的协同作用会加速血管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