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体温357正常吗

###一、正常体温范围界定

正常人体温存在个体差异,一般通过腋下测量时,正常范围为36~37℃,若体温为35.7℃,低于正常体温下限,属于低体温范畴。

###二、低体温的可能成因

####(一)生理性因素

1.环境因素:长时间处于寒冷环境中,如冬季衣着过少、在低温环境暴露过久等,机体散热增加,可导致体温偏低,此类情况通过保暖等措施可改善。

2.测量因素:测量体温时操作不当,如腋下汗液未擦干、测量时间不足等,可能影响测量结果,导致测得体温偏低,重新规范测量可复评。

####(二)病理性因素

1.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产热减少,可出现低体温,常伴随乏力、畏寒等表现。

2.严重感染:某些重症感染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可能出现体温调节紊乱,导致低体温,多伴有感染相关症状,如寒战、精神萎靡等。

3.休克: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状态下,外周循环障碍,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可出现低体温,同时伴有血压下降、脉搏细速等表现。

###三、不同人群低体温的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对环境温度变化更敏感,若出现低体温,需格外注意保暖,避免因低体温影响其生长发育,同时需排查是否存在感染等病理性因素。

####(二)老年人

老年人代谢率降低,皮肤血管收缩功能减退,体温调节能力下降,更易出现低体温,日常应注意保暖,若出现低体温需及时就医,排查是否存在基础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等。

####(三)特殊病史人群

有甲状腺疾病史者若出现低体温,需警惕甲状腺功能减退复发或加重;有严重感染、休克病史者出现低体温,提示病情可能反复或加重,需立即就医。

###四、低体温的应对建议

若为生理性低体温,可通过增添衣物、进入温暖环境等方式保暖,复测体温观察变化;若为病理性低体温,需及时就医,针对原发病进行诊治,如甲状腺功能减退者需补充甲状腺激素,感染性疾病导致者需抗感染治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