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花粉过敏

季节性花粉过敏的概述

季节性花粉过敏是指机体接触花粉后,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发的一系列过敏症状,多发生在特定花粉传播的季节,如春季的树木花粉、夏季的草类花粉等。

一、发病机制

当过敏体质者吸入花粉后,花粉作为过敏原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呈递给T淋巴细胞,进而激活B淋巴细胞产生特异性IgE抗体,IgE抗体结合在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当再次接触相同花粉时,花粉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IgE结合,促使这些细胞释放组胺、白三烯等炎症介质,引起鼻、眼、呼吸道等部位的过敏症状。

二、症状表现

鼻部症状:常见鼻塞、流涕、打喷嚏等,流涕多为清水样涕,鼻塞可导致呼吸不畅,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睡眠,儿童可能因鼻塞而用口呼吸,长期可能影响面部发育。

眼部症状:眼痒、流泪、眼红、眼睑肿胀等,儿童可能因眼痒而频繁揉眼,容易导致眼部感染。

呼吸道症状:咳嗽、喘息、胸闷等,对于有基础呼吸道疾病如哮喘的患者,可能诱发哮喘发作,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儿童哮喘患者在花粉过敏季节发作风险增加。

三、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的过敏症状出现的时间与花粉传播季节的关系、家族过敏史等。儿童患者需了解家长的过敏情况,因为过敏具有一定遗传性。

皮肤点刺试验:将少量高度纯化的常见过敏原液体滴于患者前臂,再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者对该过敏原过敏,15-20分钟内局部会出现红肿、风团等阳性反应,可初步判断过敏原。但对于儿童,操作时需注意安抚,避免患儿过度紧张影响结果准确性。

血清特异性IgE检测:通过抽血检测血清中特异性IgE的水平,若特异性IgE升高,提示对相应花粉过敏。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避免接触花粉:在花粉传播高峰期,尽量减少外出,尤其是在清晨和傍晚花粉浓度较高的时段。儿童应减少户外活动时间,若必须外出,可佩戴专门的防花粉口罩和眼镜,选择材质致密的口罩和能完全遮盖眼部的眼镜。室内可安装空气净化器,过滤空气中的花粉颗粒。

清洗鼻腔:使用生理盐水或鼻腔喷雾清洗鼻腔,可清除鼻腔内的花粉等过敏原,减轻鼻部症状。儿童清洗鼻腔时需使用儿童专用的温和生理盐水,操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鼻腔黏膜。

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更换床上用品,减少室内灰尘和花粉积聚。对于有过敏史的家庭,家具表面定期擦拭,减少花粉附着。

五、药物治疗原则(仅提及药物名称)

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缓解鼻痒、流涕、打喷嚏等症状。但儿童使用抗组胺药物需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剂型,如糖浆剂等,且要严格按照儿童体重计算剂量,避免过量。

鼻用糖皮质激素: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能有效减轻鼻部炎症,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但儿童使用时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使用,关注药物的局部和全身副作用。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如孟鲁司特钠等,对缓解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有一定作用,儿童可使用咀嚼片剂型,方便服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花粉过敏的反应可能更为强烈。在预防和治疗过程中,非药物干预是首选,如严格避免接触花粉、正确清洗鼻腔等。药物治疗时要选择儿童专用且经过严格临床试验验证安全的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出现皮疹、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例如,某些抗组胺药物可能会引起嗜睡,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安全,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疗效或导致不良反应。同时,老年人在避免接触花粉方面可能行动不便,家属应给予更多协助,如帮助关闭门窗、安装空气净化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