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牙龈肿痛是怎么回事呢

一、局部因素引起的后牙龈肿痛

(一)智齿冠周炎

1.发病情况:智齿萌出过程中,若萌出空间不足,牙龈瓣与智齿之间形成盲袋,食物残渣易滞留其中,导致细菌滋生引发炎症。多见于18-25岁的青年人群,女性相对男性可能因智齿萌出位置等因素发生率略有不同。长期熬夜、生活不规律等不良生活方式会降低机体抵抗力,增加发病风险。有智齿萌出病史且未及时处理的人群更易复发。

2.症状表现:主要表现为后牙龈处肿胀、疼痛,严重时可伴有吞咽痛、张口受限等。检查可见智齿周围牙龈红肿,盲袋内有脓性分泌物。

(二)牙周炎

1.发病情况:牙菌斑、牙结石等局部刺激因素长期存在,导致牙周组织慢性炎症。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但随着口腔卫生意识下降,年轻人也可发病。不良的口腔卫生习惯,如不按时刷牙、刷牙方法不正确等是重要诱因。有吸烟史的人群,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重牙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增加后牙龈肿痛的发生概率。

2.症状表现:后牙龈红肿、出血,伴有牙周袋形成、牙齿松动等,炎症累及时可出现肿痛。

二、全身因素引起的后牙龈肿痛

(一)内分泌紊乱

1.发病情况:女性在生理期、妊娠期等特殊时期易出现内分泌紊乱。生理期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可能导致牙龈组织对局部刺激的敏感性增加;妊娠期女性,孕激素水平升高,牙龈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易引发牙龈炎症肿痛。不同年龄段女性在这些特殊时期的激素变化差异会影响发病情况。

2.症状表现:后牙龈可能出现肿胀、疼痛,且与生理期或妊娠周期相关。

(二)全身性疾病

1.发病情况:如白血病患者,由于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外周血中异常白细胞增多,可浸润牙龈组织,导致牙龈肿胀、疼痛;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抵抗力下降,口腔内细菌易滋生,引发牙龈炎症。白血病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则多见于中老年人,有相关基础疾病病史的人群发病风险更高。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抗癫痫药等,也可能引起牙龈增生肿痛等不良反应。

2.症状表现:除后牙龈肿痛外,还伴有原发病的相应表现,如白血病患者可能有发热、贫血等表现,糖尿病患者有血糖升高等表现。

三、其他因素

(一)食物嵌塞

1.发病情况:牙齿排列不整齐、牙缝过大等情况易导致食物嵌塞,食物长期嵌塞在牙龈周围,会刺激牙龈组织引发炎症肿痛。任何年龄段都可能因牙齿排列等问题出现食物嵌塞,儿童可能因乳牙萌出顺序等导致,成年人则多因牙齿磨损、不良修复体等原因。

2.症状表现:后牙龈处有胀痛感,检查可见食物嵌塞于牙龈缝隙中。

(二)外伤

1.发病情况:口腔内受到外力撞击等外伤,如咀嚼硬物时不慎咬到后牙龈等,可导致牙龈肿痛。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儿童可能因玩耍时意外受伤,成年人可能因进食等情况受伤。

2.症状表现:后牙龈有明显的肿痛,可能伴有牙龈的破损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