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痛风发作并不意味着终身得痛风
痛风是一种由尿酸盐沉积引起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一次痛风发作后,并非所有人都会终身患病,但有一定的复发风险。
一、痛风复发的相关因素
1.血尿酸水平控制情况
-若痛风患者在首次发作后,没有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血尿酸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就容易导致尿酸盐再次沉积,引发痛风复发。一般来说,痛风患者需要将血尿酸控制在360μmol/L以下,对于有痛风石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控制在300μmol/L以下。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由于肾功能等因素影响血尿酸的代谢,更需要严格控制血尿酸。例如,一些中老年男性患者,本身肾功能随年龄增长有所下降,若不控制血尿酸,痛风复发几率更高。
-女性患者在绝经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血尿酸水平相对男性低,但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血尿酸水平会逐渐接近男性,此时也需要关注血尿酸控制。
2.生活方式因素
-饮食方面:如果患者在首次痛风发作后,仍然大量摄入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浓肉汤等,会使体内尿酸生成增加。比如长期喜爱食用海鲜的患者,若不改变饮食结构,很容易再次诱发痛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对高嘌呤食物的耐受程度不同,例如经常进行高强度体力活动的人群,可能相对能耐受一定量的嘌呤摄入,但长期大量摄入仍会增加风险。
-饮酒:酒精会影响尿酸的代谢,乙醇代谢会抑制尿酸排泄。无论是啤酒还是白酒等,都会增加痛风复发风险。有长期饮酒习惯的人群,尤其是男性,痛风复发可能性较大。年龄较大且有长期饮酒史的人群,肝脏等器官代谢功能下降,酒精对尿酸代谢的影响更显著。
-体重因素:肥胖是痛风的危险因素之一,体重超标会影响尿酸的代谢。超重或肥胖的患者在首次痛风发作后,如果不控制体重,体重持续增加,会进一步干扰尿酸的代谢平衡,导致痛风复发几率升高。不同年龄阶段的肥胖患者,应对体重控制的措施和难度有所不同,例如儿童肥胖导致的痛风相对较少,但如果有家族遗传等因素,也需要关注体重对尿酸代谢的影响。
3.其他疾病影响
-一些慢性疾病会影响尿酸的代谢,如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状态可能影响尿酸的排泄等代谢过程,增加痛风复发的可能性。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使用某些降压药物时,也可能对尿酸代谢产生影响。例如,一些利尿剂可能会抑制尿酸排泄,从而增加痛风复发风险。对于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多种疾病相互影响,痛风复发的风险更高。
二、降低痛风复发风险的措施
1.血尿酸监测与控制
-定期监测血尿酸水平是关键,一般建议痛风患者每3-6个月检测一次血尿酸。根据血尿酸监测结果,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如使用降尿酸药物等。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肾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在调整药物时需要更加谨慎,密切关注药物对肾功能和尿酸代谢的影响。
2.健康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调整:保持低嘌呤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例如,每天保证摄入足够的蔬菜,如菠菜、芹菜等,水果可选择苹果、橙子等。不同年龄的人群在饮食调整上有不同的特点,儿童患者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进行低嘌呤饮食调整,要注意满足其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老年患者则要考虑消化功能等因素,选择易于消化的低嘌呤食物。
-适度运动与体重控制:进行适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每周至少150分钟。根据自身年龄和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和时间。对于体重超标的患者,要制定合理的减重计划,逐步减轻体重,以降低痛风复发风险。例如,一位体重超标的中年女性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制定每周减重0.5-1kg的计划,通过运动和饮食控制相结合来实现。
-避免饮酒:严格戒酒,无论是啤酒、白酒还是其他含酒精的饮品都应避免。对于有长期饮酒习惯的人群,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患者,要逐渐克服饮酒习惯,可通过培养其他健康的爱好来转移对酒精的注意力。
3.定期就医随访
-患者需要定期到医院风湿免疫科等相关科室进行随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包括血尿酸水平、生活方式等,调整治疗和健康管理方案。对于有特殊病史或特殊年龄的患者,如患有糖尿病且年龄较大的患者,随访时要更加关注多种疾病之间的相互影响,及时调整治疗策略。
总之,一次痛风发作后,通过积极控制血尿酸水平、调整生活方式和定期就医随访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痛风复发的风险,并非一定会终身得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