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疼的厉害怎么办

一、一般处理措施

1.休息制动

-痛风急性发作时,应让患者立即停止活动,卧床休息,抬高患肢,这样可以减少受累关节的负重,减轻疼痛和炎症反应。例如,对于足部痛风发作的患者,将脚部垫高,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血液回流,缓解肿胀和疼痛。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应遵循这一原则,儿童痛风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同样需要制动休息。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如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制动休息时要注意避免因长时间卧床导致血栓等并发症,但在痛风发作期,制动仍是缓解疼痛的重要基础措施。

2.局部冷敷

-在痛风急性发作的48小时内,可以使用冷敷来减轻疼痛和肿胀。可以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在疼痛的关节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冷敷数次。冷敷能够使局部血管收缩,减少炎性物质的渗出,从而缓解疼痛。不过,对于儿童患者,冷敷时要注意控制冰袋温度和冷敷时间,避免冻伤皮肤;对于老年人或皮肤感觉迟钝的患者,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冷敷导致局部组织损伤。

二、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是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疼痛的常用药物之一。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例如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药。但需要注意不同年龄患者的差异,儿童一般不推荐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痛风疼痛,除非在医生严格评估后认为获益大于风险;老年人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时要注意其对胃肠道和肾脏的潜在不良反应,因为老年人胃肠道功能和肾功能相对较弱,可能更容易出现胃肠道出血、溃疡或肾功能损害等情况,所以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和胃肠道症状。

2.秋水仙碱

-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它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黏附和吞噬作用,减少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缓解疼痛。但秋水仙碱的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接近,使用时需要谨慎。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首选秋水仙碱治疗痛风急性发作;老年人使用秋水仙碱时也要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用药,因为老年人对秋水仙碱的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出现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等严重不良反应。

3.糖皮质激素

-如果患者对非甾体抗炎药和秋水仙碱不耐受或疗效不佳,可以考虑使用糖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能迅速缓解痛风急性发作的疼痛和炎症。例如泼尼松等糖皮质激素。但对于儿童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要非常谨慎,因为长期或大剂量使用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老年人使用糖皮质激素时要注意可能引发的感染、骨质疏松、血糖升高等不良反应,需要定期监测血糖、骨密度等指标。

三、饮食调整

1.低嘌呤饮食

-痛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要严格遵循低嘌呤饮食原则。避免食用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肝、肾等)、海产品(贝类、虾蟹等)、浓肉汤等。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需要注意,儿童如果发生痛风,也要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例如避免让儿童食用过多的海鲜等;老年人由于可能合并其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限制高嘌呤食物的同时,还要注意保证营养均衡,避免因过度限制饮食导致营养不良。低嘌呤饮食有助于减少体内尿酸的生成,从而缓解痛风的急性发作。

2.增加水分摄入

-患者应大量饮水,每天饮水量应在2000ml以上,以促进尿酸的排泄。充足的水分可以使尿液稀释,降低尿酸浓度,减少尿酸在肾脏和关节等部位的沉积。不同年龄的患者都应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儿童患者要鼓励其多饮水,但要注意避免一次饮水过多导致水中毒;老年人要根据自身的心肾功能情况适当调整饮水量,如果有心功能不全等疾病,要避免过量饮水加重心脏负担,但痛风发作期仍需要保证一定的水分摄入来促进尿酸排泄。

四、就医建议

1.及时就诊

-如果痛风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反复发作,患者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调整。对于儿童痛风患者,一旦出现疼痛等症状,家长应及时带孩子到儿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老年人出现痛风急性发作且疼痛严重时,也应尽快就医,因为老年人痛风可能合并多种复杂情况,需要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处理。医生可能会进行血尿酸检测、关节超声等检查来明确病情,制定更合适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