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跑步
优点:经过一夜的睡眠,身体通过呼吸、排汗等方式丢失了部分水分,血液黏稠度较高,早晨跑步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稀释血液,帮助唤醒身体各个机能。研究表明,早晨空气中的氧气含量相对稳定,有助于提升心肺功能的锻炼效果。对于喜欢早起的人群,早晨跑步能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有助于调整生物钟,提升精神状态。
注意事项:如果是空腹跑步,可能会导致血糖过低,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建议在早晨跑步前适当进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香蕉、全麦面包等。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早晨气温较低,血管收缩,可能会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这类人群早晨跑步前应先进行适当的热身活动,并密切关注身体状况。
傍晚跑步
优点:经过一天的活动,身体的体温升高,肌肉的柔韧性和关节的灵活性较好,此时跑步可以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傍晚时,人体的生物钟处于较好的状态,身体的协调能力、反应速度等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另外,傍晚空气中的污染物经过一天的扩散,浓度相对较低,空气质量相对较好。研究发现,傍晚跑步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对于工作压力大的人群,跑完步后放松身心,能更好地进入休息状态。
注意事项:傍晚跑步后不要立即洗澡,尤其是洗热水澡,因为跑步后毛孔张开,立即洗澡容易导致受凉感冒。对于老年人,傍晚跑步时间不宜过长,要注意适时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如果是傍晚在户外跑步,要注意交通安全,选择光线良好、人流车流量适中的路线。
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适合的跑步时间略有不同。儿童和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早晨跑步可以促进身体的生长激素分泌,但要注意避免过早起床跑步影响睡眠;老年人可以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傍晚跑步,但要更加注重安全和适度。对于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比如上班族,如果早晨时间紧张,可以选择傍晚跑步来锻炼身体;而退休人员时间较为充裕,早晨和傍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感受来选择跑步时间。有慢性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患者,要根据自己的血压波动情况来选择跑步时间,一般在血压相对平稳的时候进行跑步,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