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肌酶高的原因
心肌酶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种酶的统称,常见包括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LDH)等。当心肌细胞受损时,这些酶会释放入血致心肌酶升高。常见原因有:
1.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急性阻塞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细胞内的心肌酶大量释放进入血液,是导致心肌酶显著升高的重要原因,若未及时干预,可引发严重心脏并发症。
2.心肌炎:病毒(如柯萨奇病毒等)、细菌等感染引发心肌炎症反应,损伤心肌细胞,促使心肌酶释放增多,病情严重时可影响心脏功能。
3.骨骼肌疾病:剧烈运动、横纹肌溶解等情况可致骨骼肌细胞受损,因其含有的肌酸激酶等酶类释放入血,也会引起心肌酶水平升高。
二、心肌酶高的危害
1.急性心肌梗死相关危害:若未得到及时救治,心肌持续坏死会导致心脏功能逐渐下降,引发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还可诱发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严重时可致猝死。老年人因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弱,病情进展往往更隐匿且危害更大。
2.心肌炎相关危害:病情严重时可发展为扩张型心肌病,影响心脏正常收缩和舒张功能,长期可导致患者活动耐力下降,反复出现心悸、胸闷等不适,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若未规范治疗,还可能危及生命。儿童患心肌炎时,若处理不及时可能影响心脏正常发育,对其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女性患心肌梗死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易延误诊治,增加不良预后风险。
3.骨骼肌疾病相关影响:严重横纹肌溶解导致心肌酶高时,可能引发肾脏损伤等并发症,影响机体代谢功能,若不及时处理会进一步加重身体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