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测体温,怎样看温度计啊

一、常见温度计类型及读数方法

(一)水银体温计

1.使用前准备:使用前需手持体温计尾部(远离水银端)用力甩动,使水银柱降至35℃以下。

2.放置部位及时间:通常放置在腋下、口腔或直肠。腋下测量一般需5-10分钟;口腔测量需3分钟左右,但口腔有溃疡、意识不清等情况不能使用;直肠测量需1-3分钟,适用于婴幼儿等不能配合口腔测量者。

3.读数方法:取出体温计,手持尾部,观察水银柱所在刻度。水银柱两端所对的刻度即为体温值,刻度精确到0.1℃。例如,水银柱顶端在37.2℃刻度处,则体温为37.2℃。

(二)电子体温计

1.使用前准备:部分电子体温计需要安装电池或自身有内置电源,使用前检查是否正常。

2.放置部位:常见放置部位有腋下、口腔、直肠,使用方法与水银体温计类似。例如腋下测量时,将电子体温计探头置于腋窝深处,夹紧手臂。

3.读数方法:电子体温计会有数字显示,直接读取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即可。一般读取到小数点后一位或整数位,如显示36.8℃,则体温为36.8℃。

(三)额温枪(红外体温计)

1.使用方法:将额温枪贴近额头,一般距离额头1-3厘米左右,按下测量按钮进行测量。

2.读数方法:额温枪会快速显示测量结果,读取屏幕上显示的体温数值。不同品牌额温枪可能稍有差异,但通常能清晰显示体温值,如显示37.0℃则为对应的体温。

二、不同人群测量体温的注意事项

(一)婴幼儿

1.腋下测量:婴幼儿腋下容易出汗,测量前需将腋下汗液擦干,测量时要确保体温计与皮肤紧密接触,因为婴幼儿可能不太配合,可由家长辅助夹紧体温计,测量时间可适当延长至7-10分钟,以保证测量准确。

2.直肠测量:婴幼儿直肠测量时,要使用适当长度的体温计,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直肠黏膜。测量后要注意清洁体温计,并妥善放置。

3.额温枪测量:婴幼儿皮肤娇嫩,使用额温枪时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对额头造成过度压迫,同时要确保测量位置准确,一般测量两侧额头取平均值可能更准确。

(二)老年人

1.腋下测量:老年人可能血液循环较慢,且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测量腋下体温时,要注意保证体温计与腋下皮肤充分接触,测量时间可稍长些,如8-10分钟,同时要观察体温计放置是否正确,防止滑落。

2.口腔测量:老年人如果有口腔疾病,如牙龈炎等,不适合口腔测量体温;如果意识不清,也不能用口腔测量,防止体温计被咬碎等危险情况发生。

3.额温枪测量:老年人皮肤松弛,使用额温枪时要注意贴合皮肤的程度,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同时要考虑老年人可能存在的体温调节功能下降等情况,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体温情况。

(三)发热患者

无论是使用哪种体温计测量体温,发热患者要注意多测量几次,取平均值。如果体温持续升高,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适当松解衣物等,但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尤其是低龄儿童,应及时就医进一步明确发热原因。

三、体温正常范围及意义

(一)正常体温范围

一般来说,腋下体温正常范围是36℃-37℃;口腔体温比腋下体温高0.2℃-0.3℃,正常范围是36.3℃-37.2℃;直肠体温比口腔体温又高0.3℃-0.5℃,正常范围是36.5℃-37.7℃。

(二)体温异常的意义

1.低热:体温在37.3℃-38℃之间,可能是由于轻度感染、剧烈运动后等原因引起。如果是婴幼儿低热,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是否有鼻塞、流涕等呼吸道感染表现等。

2.中度发热:体温在38.1℃-39℃之间,可能提示有较明显的感染等情况,需要进一步查找发热原因。

3.高热:体温在39.1℃-40℃之间,此时要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如物理降温等,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情况,防止发生惊厥等严重情况,尤其是婴幼儿高热时。

4.超高热:体温超过40℃,属于非常危险的情况,要立即采取紧急降温措施,并尽快就医,因为超高热可能会对机体重要器官造成严重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