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反流病是导致食道灼烧感(烧心)的常见原因。正常情况下,食管下括约肌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当该括约肌功能障碍时,胃酸等胃内容物就会反流刺激食管黏膜,引发灼烧感。研究表明,肥胖人群发生胃食管反流病导致食道灼烧感的几率相对较高,因为肥胖会增加腹内压,促进胃内容物反流。老年人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退,也是胃食管反流病的高发人群。
二、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除了胃食管反流病相关因素外,长期大量饮酒、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食管黏膜损伤,增加反流性食管炎导致食道灼烧感的风险。比如长期每天大量饮酒的人群,食管黏膜长期受酒精刺激,更容易出现反流及灼烧感。
感染性食管炎:如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食管炎,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等。这些人群由于免疫力受损,容易遭受念珠菌等病原体侵袭食管,引发炎症导致灼烧感。
三、饮食因素
过食辛辣、油腻食物:大量食用辛辣食物(如辣椒)、油腻食物(如油炸食品)后,可能刺激食管黏膜,引发灼烧感。这是因为辛辣和油腻食物会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功能,还会刺激胃酸分泌,从而导致食道出现灼烧不适。
过烫饮食:过烫的食物会直接损伤食管黏膜,使食管黏膜防御能力下降,容易出现灼烧感。例如长期习惯食用滚烫火锅、热汤的人群,食管黏膜长期处于受损状态,更易感觉食道灼烧。
四、其他因素
精神因素: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导致食管下括约肌功能紊乱,引发食道灼烧感。有研究发现,长期处于高压力工作状态的人群,出现食道灼烧感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
药物因素: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食道灼烧感,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这类药物可能损伤食管黏膜,影响食管的正常功能,从而引起灼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