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
贝尔面瘫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通常急性起病,可在数小时至数天内达到高峰。
二、病因
目前认为可能与病毒感染、自身免疫反应等因素有关。例如,带状疱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感染可能引发面神经的炎症反应,导致神经水肿,进而出现面神经麻痹症状。
三、临床表现
1.单侧面部表情肌瘫痪
-患者可出现患侧额纹消失,不能皱眉,眼裂闭合不全,闭眼时眼球向上外方转动,露出白色巩膜,即贝尔现象。
-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时口角歪向健侧,鼓腮和吹口哨时患侧漏气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人群均可发病,但一般无性别差异,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发病概率主要与是否接触病毒等危险因素有关,有病毒接触史等高危因素者更易发病。对于有基础病史的人群,如本身有免疫系统疾病等,可能因免疫力相对低下而更易罹患贝尔面瘫。
2.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发病前可能有同侧耳后、耳内或乳突区疼痛。
四、诊断
主要依靠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同时需要排除其他引起周围性面瘫的疾病,如格林-巴利综合征、颅后窝病变(如肿瘤、炎症等)等。医生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例如电生理检查等有助于评估面神经的受损程度等情况。
五、治疗原则
1.药物治疗
-常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等,可减轻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等,对于考虑有病毒感染因素的患者可能会使用。
2.康复治疗
-发病急性期过后可进行理疗,如红外线照射、超短波透热疗法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神经水肿。
-患者自己也可进行面肌的康复训练,如对着镜子做皱眉、闭眼、鼓腮、吹口哨等动作,以促进面神经功能的恢复。不同年龄的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方式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需在家长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影响康复效果;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相对较弱,康复训练应循序渐进。女性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更关注面部恢复对外观的影响,需给予更多的心理支持;男性患者也应根据自身情况积极配合康复治疗。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在康复治疗时需考虑基础病对康复的影响,如糖尿病患者需注意控制血糖稳定以利于面神经恢复等。
3.手术治疗
-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面神经减压术等,但手术有一定的适应证和风险,需严格评估后决定。
六、预后
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约85%的患者可在数周-数月内恢复,部分患者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面肌痉挛、联带运动等。年轻患者的预后一般好于老年患者,发病时面瘫程度较轻的患者预后相对较好。女性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可能因对外观恢复的关注度较高而更关注预后情况,需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男性患者也应重视预后,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恢复。有基础病史的患者预后可能受基础病影响,如合并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患者恢复相对较慢,需在控制基础病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康复等治疗以改善预后。